念雪整日听蛇蝎双子抚琴弄啸,其音律中隐含内功修习之法,渐渐开了窍孔,从中琢磨出一番道理来。如今于潭边悟通了武技极道之理,福至心灵,全身百脉皆开,兴奋舞蹈道:“我懂了,我终于懂了。”
杨桓呆呆道:“瞧你那纵跃蹦跳的顽皮德行,你懂什么了?懂得怎样耍猴了吗?”
念雪不理会杨桓的冷嘲热讽,依旧手舞之,足蹈之,眉开眼笑道:“天地间原本一片混沌,既有阴阳,又无阴阳。既有八卦太极,又无八卦太极,此时潭水中翠竹的倒影,既是影子,在镜像中又是真实存在的。推大及小,波深及浅,我始终苦苦引导体内气息,同手上剑招合并为一,殊不知二者并没有任何区别,招式可以顺导内劲,内劲游走时又可牵引招式轨迹,二者本就不分你我,又何来融会贯通一说?”
念雪一面说,一面举起手中木剑,看似不疾不徐朝杨桓肩头刺去。杨桓没想到念雪居然会对自己动手,倒是不虞念雪伤了自己,只是见念雪削成的木剑亦十分尖锐,生怕念雪手上没轻没重,于是担着水桶朝后退开一步。
没想到念雪的剑尖鬼魅般欺了上来,如影随形般不离杨桓右肩左右。杨桓虽然不懂得武功,却也看出念雪随手拈来的一剑非同小可。因为念雪的剑招看似毫无虚招,只是平平无奇的随便一刺,木剑刺出的轨迹却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在半空中弯圜出不可思议的弧度。
念雪此时心中充满了勘合自然之道的喜悦,这种喜悦偏偏没有在心里荡漾起一丝波纹,仿佛那种大欢喜境界只是一种寻常心境而已,木剑刺出的速度由缓至快,却没有在空气中劈破出风声,而是像石子投入静谧的潭水之中,荡起一圈又一圈微微的涟漪。
清水,翠竹,真实,虚影,在念雪的脑海中电闪而过,念雪出剑的行迹忽如翠竹随风,忽如流水潺潺,忽而间又如月光泄地,充满自然的力量和道理,非是人力可以比拟化解。
杨桓身处念雪的攻势之中,觉得自己突然间变成狂风中一竿弱竹,又似是漩涡中一尾小小的鱼儿,想要抽身躲避,偏又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避无可避的颓丧感。兼之念雪的剑势忽快忽慢,突然又像是一方无边无际的透明罩子,将杨桓生生扣在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中,无论如何寻觅奔走,始终不得出路,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任何言辞也难以形容万一。
杨桓惊骇不已,心中魔障顿生,眼前念雪攻来的一剑,突然恍似变成了一片绚烂无匹的烟花剑雨,万丈波涛般朝杨桓奔袭而来。杨桓如同怒海中操持一叶小舟的孤独人,面对风刀浪剑无法匹敌,只能引颈就戮。念雪初窥门道,引动磅礴自然之力为己所用,一时难以驾驭,想要停下剑势,却已是有所不能,眼见木剑即将杨桓穿了个透笼过,偏偏毫无办法,大惊之下,原本大欢喜境界的心灵深处,自然生出一丝缝隙,失去了同自然天地的交流沟通,剑势顿时缓了一缓。
在杨桓眼中,刚刚剑芒大作的攻势突然为之一顿,狂风骤雨中出现了一道狭窄的空隙。杨桓也是被逼无奈,突然想起念雪刚刚说出的一番道理,心念电转间,把握到念雪将招式和内息合二为一,融合自身进入天地万法规则之中,这才刺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轩昂一剑。
把握到其中道理,杨桓心下一缓,遵循着念雪的领悟,强行沉浸入念雪悟通的“规则”之中,将念雪的攻势视为水中倒影,把自己当做是天地间生长的真实存在,以“本我”之身昂然迎了上去。
杨桓肩膀接触到木剑剑尖的一刹那,也正是“本我”与“倒影”即将合二为一的瞬间,杨桓突然反其道而行之,反将念雪手中木剑视作本体,将自身行动轨迹化作虚影,一正一反,虚实交探之间,杨桓便也沉浸到念雪领悟到的规则之中,并且利用阴阳正反之间的一丝间隙,强行拆解开虚实交贴处的一念粘连,生生打破了念雪遵循的规则道理,眼前的绚烂剑雨终于消失不见,只剩下一支平实无华的木剑,堪堪刺破杨桓肩头处粗布麻衣,破碎的布片四散飞舞,如若灵蝶缠绵。
杨桓肩头肌肤甫一接触到剑尖催动出的剑气,便觉得一股沛然之力透体而入。若是被剑气伤实,杨桓定会立刻被搅动损伤了经络,哪里敢受这一下。杨桓身体微微一矮,一只膝盖弯曲下去,肩膀上挑着的扁担稍一倾斜,扁担两侧的水桶立刻改变重心,带契杨
128万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