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公路过来的逃难者越来越多。
两周时间,已经有两百多人走进正在建设的营地,成为新的团队成员。
相对的,也有一百多人选择离开。
留下的,大多是女人和孩子,以及年长体衰的老人。长途跋涉使他们很疲倦,饭菜和床铺使他们感受到家的气氛,仿佛从遍布尸体的地狱又重新活了过来。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苏浩制订的规矩,但他们不想为了一些小事争辩,也不愿意再尝试颠簸流离的生活。
几乎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陌生人从公路上经过。
因为饥饿和疲惫,他们无一例外都会来到营地旁边。这些人提出的问题不外乎是食物和安全,还有对周边情况的了解,对方向和其它城市所在位置的咨询。也有人想要得到武器,或者无偿给予帮助之类说法。还有人干脆从背包里拿出成捆的钞票,直言不讳想要雇佣苏浩和其他团队成员,沿途提供保护。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灾难当前还是和平时期。这就是所谓的“个性”。
大量增加的团队成员数量,使营地的建设速度骤然加快。高大厚实的城墙已经初具规模,临时增建的两幢住宅楼开始挖掘地基,地下楼层的水泥基座也完成了浇灌。为了提供足够的电力,苏浩又在营地里增加了两套小功率太阳能发电设备。
城里运输补给和材料的卡车还是两天往返一次。不过,车辆数目已经随着团队扩充,由两辆增加到六辆。苏浩把食物公平分配给每一个愿意参加劳动的人。配给品包括糖果、酒水和香烟。这些东西很自然的引起不愿进入营地外来者的羡慕。他们聚集在营地外面,不愿意离开,也不想进去。每次城里补给车队抵达的时候,都会在这些人当中引起轰动。他们用羡慕、嫉妒、憎恨和贪婪的目光注视车队,看着卡车驶入营地,卸空货箱离开..随着聚集在外面的人越来越多,加上附近有河流,那里渐渐形成一个小型居民点。很脏,也很乱。人员流动频繁,往往今天所有人全部走空,第二天又会被其他外来者填满。各种信息在这里交流,有人觉得应该重新返回城市,有人觉得应该加入苏浩的团队,也有人固执己见认为应该一直往北走。
有人,就有纠纷。
当有人趁夜想要混进营地偷取食物的时候,苏浩压制已久的怒火再次爆发。
他杀了两名潜入者。
尸体没有按照惯例入土掩埋,而是用木杆高高撑起,钉在距离营地大门五十多米远的位置。这种血腥残暴的做法,震慑了所有心怀叵测的外来者,也引来数十头丧尸..嚎叫和惨叫在营地四周回荡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清晨,当围墙内的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熙熙攘攘的居民点已经空无一人,只留下遍地垃圾和鲜血,还有几具被啃得面目全非的尸骸。
八月十一日,老宋带领轮换人员随车队抵达营地。他非常认真的对苏浩言明————再有几个月,食物供应很可能面临短缺。
团队成员越来越多,将近三百人。
苏浩给所有人注射了免疫药剂,没有人知道这东西其实是他体内的血。整个团队仍然遵循城内、城外相互轮换的方式,分编为十个小队,在城市里四处搜寻物资,在野外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陶源从市农资公司搞来几辆手扶拖拉机。营地周围田地里成熟的庄稼被收割一空后,幸存者们立刻开始翻耕,种下数百亩土豆,还有相当数量的白菜和萝卜。
冬小麦还要再过一个多月才能播种,苏浩提前预留了大量耕地,邻近江水使灌溉很便利。一切顺利的话,冬季收获应该可以维持好几个月的消耗。
也许是对这个团队真正产生了存在感,很多刚刚加入的幸存者不再拘泥于劳动时间。他们变得比以往都要勤劳。很多人在围墙附近主动开垦荒地,虽然田垄歪歪扭扭,也谈不上什么耕种技巧,刚刚收割完麦子的土地上,终究还是渐渐冒出一片片绿芽。有南瓜,有豆角..还有人在余暇时间下河捕鱼,上山捕猎,厨房里也经常飘散出肉汤或者鱼汤的浓香。
曹蕊和双胞胎姐妹在郊外发现一个养鸡场。杀光了聚集在那里的一百多头丧尸,她们从鸡笼里救出三十多只仅剩的母鸡。养鸡场规模很大,从笼子的数
第四十四节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