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约定并不约束第三国的人。于是,匈奴单于打算庇护这两个国王,并派遣使者向汉廷求情。
王莽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
于是,他非但不接受单于的求情,还废除了汉宣帝与匈奴的约定,令立新约。
“从此以后,不仅是汉朝臣民,西域凡是接受了汉朝册封的诸国臣民逃入匈奴,匈奴皆不能纳!”
这一决策在汉朝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王莽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汉朝的威信。
匈奴单于虽然心中不满,但在王莽的强势下,也只能顺从地答应了。
这一事件却在单于与王莽之间埋下了裂痕。
王莽继续软硬兼施,让单于给汉朝上书,说把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为单名“知”。
以符合汉朝推行的“讥二名”制度。
从当时单于王族成员的名字来看,他们也都纷纷改成了单名。
这份上书成为了王莽“怀柔远人”的王化之举。
再次在汉朝内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人们认为他不仅在边疆问题上处理得果断而明智,而且在对待外族方面也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手腕。
王莽的名字也因此而更加响亮地传遍了整个汉朝乃至西域诸国。
这一天,王莽在朝见太后王政君时,神色凝重。
王老太后也正坐在御座上,眉头紧锁,显然正在为某事烦恼。
“姑母,”王莽行礼后开口,“侄臣听闻皇上近日身子骨单薄,饮食不佳,不知可有此事?”
太后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
“是啊,刘衎这孩子自幼体弱,如今虽已年方十一,却依然羸弱不堪。
哀家真担心他何时才能担当大任,临朝听政。”
王莽闻言,沉思片刻后道:“姑母,皇上虽然年幼,但一直受到您的悉心教诲,在儒学礼乐方面已有长足进步。
然而,侄臣认为,要让皇上真正成长,还需让他经历更多‘人事’。”
“人事?”老太后疑惑地看着王莽,“你指的是什么?”
王莽微微一笑,解释道:“姑母,侄臣所说的‘人事’,并非世俗之事,
而是指为皇上选立一位皇后,让他在生活中有伴侣,有助力。
这样,皇上不仅能更快地成熟起来,还能在皇后的辅佐下,更好地治理朝政。”
老太后听了王莽的解释,顿时脸色一变,紧张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后,才低声说道:
“莽儿,此事万万不可轻率!
刘衎才十一岁,怎能如此早便考虑婚配之事?
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王莽见老太后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忙解释道:
“姑母,侄臣自幼谙习周礼,怎会做出礼法不容之事?
侄臣所言之经历‘人事’,并非是指让皇子去沾染男女之事。
而是想先为皇上遴选一位皇后,等皇上到了适当的年龄,再择日圆房,共同辅佐朝纲。
此举不仅能让皇子在生活中得到照顾,还能为皇室增添正统的继承人。”
太后听了王莽的这番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点点头道:
“原来如此,你考虑得倒是周全。
随后依然心存好奇的问道:“你为何会想到遴选皇后一事呢?”
王莽应道:“侄臣近来博览史书,深知以史为鉴的道理。
在侄臣看来,大汉衰微的根源在于婚配不当,因此缺少出自正统的皇位继承人。
您想想看,成帝当年微行
第一百四十六章 选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