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黄山云隐录 > 第两百一十章 失去威信

第两百一十章 失去威信

    长安南郊,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笼罩着明堂内外。

    王莽身着华丽的礼服,显得威严而庄重,周围簇拥着一群毕恭毕敬的侍从和礼官。

    在他的面前,一座由五色土精心堆砌而成的坛台矗立着,象征着天下的五方和五行。

    坛下,新朝的公卿贵族们同样盛装出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庄重。

    这些贵族,无一不是新朝的精英,他们拥有着新朝赐予的爵位,数量多达两千三百余人。

    而今天,他们将共同见证一场盛大的仪式——正式册命诸侯。

    这一刻,他们已经等待了整整四年,他们是王莽稳固政权的“基本盘”,也是他必须竭力笼络的对象。

    这些贵族之所以支持新朝,是因为王莽曾向他们许下一个承诺——恢复周代的封建制度。

    然而,封建制度的核心在于“封土地、建诸侯”。

    尽管他们早已被封为诸侯,但土地却迟迟未能到手。

    新朝所赐的爵号,大多只是美称或寓意吉祥。

    如刘歆被封为“嘉新公”,“嘉新”二字虽美,却并未体现具体的封地。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侯爵身上,如“说符侯”崔发,其爵号彰显了他的技能,却与封地无关。

    这与汉朝的封爵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汉朝,王侯们的爵号往往直接体现了他们的封国,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建立社稷,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因此,汉朝在封爵时,首要之事便是勘验地图,确立国名,随后再进行印绶的授予等礼仪。

    即便是没有封国的“关内侯”,其爵号也明确体现了地理特征。

    然而,在新朝,这样的制度却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


    除了少数在汉朝时期就已获得封国的贵族,以及王莽按照《诗经》国风名号所封的十几个公国之外,绝大多数的贵族都没有获得实际的封国。

    他们的爵号,更像是一种荣誉称号,而非实际权力的象征。

    尽管如此,当贵族们看到五色土坛时,心中依然燃起了希望。

    因为在汉朝时期,分封诸侯王时,皇帝会从封国对应的方位取出一小块土,

    用白茅包裹后赐给诸侯王,这象征着他们在封国建立社稷、宗庙的权力。

    如今,他们期待着王莽也能赐予他们这样的茅土,让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封国。

    王莽的封建改制看似比汉朝更为激进,他不仅恢复了五等爵制、三等封国。

    还承诺不论级别高低,所有诸侯都可以被授予茅土。

    这让贵族们看到了希望,他们以为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然而,随着仪式的进行,贵族们逐渐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

    尽管礼官宣读了王莽的诏书,详细阐述了分封的规模和待遇,但明堂之内却并未出现绘制着封国地图的竹简。

    按照汉朝的惯例,勘验地图、确立封国位置是封爵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如今,这一环节却仿佛被刻意忽略了。

    贵族们开始感到不安和疑惑,他们担心这场看似盛大的分封大典只是一个空有其表的幌子。

    而当王莽终于谈及地图事宜时,他的说辞却彻底击碎了贵族们的希望。

    王莽表示地图户口的勘验工作尚未完成,因此无法确定封国位置。

    为了弥补贵族们的损失,王莽提议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俸禄作为补偿。

    然而,这微薄的俸禄与贵族们所期待的封国和食邑相去甚远。

    他们感到被欺骗和愚弄,一场原本应该欢庆的仪式就这样在沮丧和幻灭中落幕。

    王莽的封建改制



第两百一十章 失去威信  
天涯逢缘推荐:  
随机推荐:  劫天运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韩娱之崛起  修罗武神  武逆焚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黄山云隐录"
360搜"黄山云隐录"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