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0年12月10日,鲁国会同郑国出兵讨伐宋国,两国联军侵入宋国境内。
鲁桓公信心满满,本以为凭着自己的正义以及郑军的强悍,教训一个前几年已经被打残了的宋国根本不在话下。
谁料,宋庄公并非无能之辈,他早就作足了准备,将郑国人背信弃义以及鲁国人处事不公的事在宋国上下广泛作了宣传,将宋军士气鼓得老高老高。
郑鲁伐宋,以鲁国为主,郑国只是跟班。作为联军主帅的鲁桓公是讲战礼的,作为自认为礼仪比大周王朝还要周全的宋庄公更是讲战礼的。
于是,这场战役就是一场完全符合战礼的春秋贵族之战。
所谓符合战礼,那便是大家真刀真枪干一架,谁也不许耍花招。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双方列好阵,而且还要确保大家都准备好了,绝对不能趁对方没准备好而发起攻击。
接下来,双方互派出一车,代表各自国君问话,“为什么来打我?”“因为你讨打。”
一阵唇枪舌剑后,谁是真正的师出有名便基本明确了。师出有名的,士气高涨;师出无名的,士气低落。
士气,则是影响战役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接下来的真正开打,双方都是战车将士相对,参战的都是拥有参军资格的国人,当得知己方是正义之师,那就激起为荣誉而战的勇气。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国家要打另一个国家,必须把出师理由给找足了的缘故。
这一次,鲁桓公的理由是你宋国佬太贪了,而且不给寡人面子,寡人辛苦调停你宋郑矛盾,结果你就不听劝,该打。
相比之下,宋庄公的理由则是高大上了:不管如何,郑国失信于宋国。你鲁国本是调停人,结果完全站到了郑国一方,居然因此而出兵攻打宋国。
战役打响了,战役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宋军一个冲锋,就将鲁郑联军打败了。
鲁桓公气急败坏,这也是鲁国历史上一位有些个性的国君,败了就完事了么?不,既然有意出来争当中原诸侯之首,能够被眼前一点点挫折而吓住吗?
既然鲁郑联军都打不过宋军,那就再联合更多的诸侯吧。这十多年来,你宋国佬可是谁也不鸟你,但寡人的鲁国却是上交好周天子,下交好众诸侯的。
至少手头还可以联络陈国、纪国、齐国、卫国、蔡国、曹国、南燕国等诸侯。鲁桓公行动了,信心满满地行动了。
但是,一切很不如意。首先是陈国出事了,公元前700年8月,陈国国君陈厉公被弑杀,国内一片混乱,哪还有可能参加联军?
那齐国呢?齐国国君齐僖公根本连鲁国的使者都不愿意接见!齐国一直是郑国的盟国,为何这一次却帮助宋国要与郑国作对?
原因很简单,齐国国君齐僖公本就与郑昭公关系较好,毕竟郑昭公曾经是齐僖公看中的乘龙快婿。
虽然后来因郑昭公的原因没娶了自己的女儿,但情感上齐僖公还是倾向郑昭公的。
这次郑厉公夺了郑昭公的君位,齐僖公想起毕竟是郑昭公曾经帮助过齐国,当时就是世子忽率郑军在歼灭侵入齐国的北戎武装中居功甚伟。
看着郑国兄弟俩的夺位之争,齐僖公早就有意见了:郑伯居然被你公子突赶下台了,那寡人自然对你郑国有意见了。
现在,齐僖公见宋国与郑国交恶,自然主动站到了宋国一边,宋庄公轻轻一邀请,齐国便积极参与进来,帮助宋国来了。
不过,齐僖公对宋庄公提了一个要求:先帮齐国收拾了纪国再说。
宋庄公很愉快地答应了,只要你齐侯能听寡人的,那寡人可以满足你一切需要。
卫国这些年来一直是齐国的跟班,见齐国与宋国站在一起,应齐国之邀,也加入进来。
那燕国呢?这个燕国是指南燕国,曾经是宋卫联盟的跟班,曾经被郑国给虐惨了。现在看看你郑国摊上事了,赶紧来落块大井石。
真正响应鲁桓公号召讨伐宋国的,唯有一个纪国!
纪国是鲁国的铁杆跟班,纪国有许多事都要麻烦鲁国,尤其是要靠鲁国撑腰才可以避免被世仇齐国吞并。
第41章 鲁郑联军伐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