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信陵官邸的第二天,无忌屁股还没坐热,就让人找来了庞煖和范雎:
“自垂沙之战后,魏、楚交恶已十七年。今年夏天,五国共伐齐,而魏国与楚国共分齐淮北。虽然两国并未在争夺淮北时爆发冲突,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信陵距离两国边界不过数十里,随时有可能被楚军侵攻,我想整备守军,增加兵力,两位以为如何?”
“没有异议。”
“正该如此。”
“整备守军,我有两步计划,第一步就是重立武卒,以昔日吴起训练魏武卒之法来操练士兵。庞先生以为如何?”
“若只是用于训练,应当无妨。敢问第二步如何?”
这个时候,魏无忌嘿嘿一笑:“第二步牵扯甚多,我也还没有考虑清楚,慢慢来,不着急。”
相对于士兵的训练,范雎显然更关心“增加兵力”,便问道:
“公子打算增兵多少?若是动员的兵力太多,就会耽误耕作,希望公子慎重考虑。”
“兵力方面,我有一个想法,请两位帮我把把关。”
“公子请讲。”
“寻常战兵,大多是征发壮丁。以十人抽一的比重计算,信陵一带最多能够征发不到两万人,这也是我领内能够承受的最大动员兵力。但是,我并不打算这么做。”
“可是,战时不征兵,又哪来的兵力与楚军作战呢?”庞煖问。
接下来,无忌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
“因为,我打算募兵!”
“募兵?”
“对,我打算让这支部队在信陵城常驻,不耕田!”
范雎很快就从无忌的解释中联想到“募兵”与“征兵”的区别。
征兵是义务兵,征兵的对象是所有适龄青状男子,一旦战争所需,就会强制地征发他们入军。打完仗之后,他们再回到家中,复归于农。“农战一体”,就是对征兵制的最高概括。
募兵则大有不同。与征兵相对,募兵是志愿入伍,应募者由于各种原因,选择担任职业军人。按照无忌的说法,招募的兵力“不耕田”,也就是说,他们就算不打仗,也还是会被供养,对军粮会造成相当的压力。
略一思忖后,他已是摇着头道,“不妥。且不说募兵能招募到多少人,募兵的兵力若是少了,于事无补,若是多了,不仅是耽误生产,甚至是出现断粮的危险。募兵一事,风险太大。”
“募兵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倘若真的有这样一支只为战斗而生的部队,必定会是百战精兵,可以一当十!”
精于军事的庞煖也从“募兵”中看到了巨大的好处。
“有关兵力方面,我想范叔不用太担心。此次从大梁带来了八百骑和两千步卒,我将优先考虑把这部分兵力作为常备军。在这两千多人以外,再从信陵一带招募勇士,一共建成一千骑兵、三千步卒,总计四千人。”
无忌在说出这些计划时,神采飞扬,被范雎和庞煖看在眼里。
而庞煖亦是见猎心喜,跃跃欲试。对于领军的将军来说,没有什么比一支善战的精锐之师更令人兴奋了。
是以,范雎虽然顾虑重重,也不再反对,而是配合庞煖和须贾,开始忙活募兵的事了。
无忌、庞煖二人首先对从大梁带过来的士兵进行了选拔和淘汰。
对于战斗力低下者、不愿做职业军人的人,全部都遣返大梁,一共淘汰了八百人,余下骠骑营五百骑和一千五百步卒。
之后,他们花费半个月的时间,从信陵和周边的襄陵、首邑招募了两千新兵。
两千老兵和两千新兵混编,形成了无忌领内的四千常备军。
由于无忌手下还没有精于步兵作战的将领,因此将骑兵、步兵的训练一股脑地扔给了庞煖。
无忌则是着手进行“第二步计划”。
数日之后,无忌终于抛出了这一记重磅炸弹:
信陵九等爵
一曰上等兵,二公士,三上士,四准尉,五少尉,六中尉,七上尉,八少校,九上校。
自一级至五级为士卒自六级至九级,位比大夫,俱为军将。
军中行十五连坐,公士以下不得任伍长,上士以下不得任什长,上
65信陵九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