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孙权在用人方面,还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他接受了吕蒙的推荐,让陆逊主持对江陵城的偷袭。
对四族来说,刘备就是彻头彻尾的白手起家的暴发户,什么基本都没有,如今却占着西川和汉中,归还江陵城就是必须的。可刘备竟然百般抵赖,不想还,这就太过分了。这是无视大族之间为人处世规矩的行为,当然不容于世间。对这样的人,四族就算与孙氏矛盾再大,也要调整立场,一致对外。
至于江陵城拿下后的问题,以后再说。就算为孙权所控制也不要紧。毕竟城池是四族打下来的,孙权必须要保证四族在江陵城的存在。再说,还有夏吟坊在江陵城呢。
夏吟坊可是有一个分舵在那里,有夏吟坊在旁支援,就算江陵城太守由孙权任命,他也只能乖乖听话。否则,四族拿他没办法,黄顺的夏吟坊,却可以来横的。若真是惹恼了黄顺,把孙权赶出江陵城,都是有可能的。夏吟坊有这个实力。
陆逊首担重任,很虚心的向吕蒙求教,在吕蒙的谋划基础上,陆逊又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布置,凭借自己嘴甜的优势,把关羽哄得七荤八素,竟然无视江东上下对刘备的滔天敌意,带领主力北上,遥相配合汉中战场。
关羽带兵前脚刚走,孙权那边几乎每天都有催促公文,要求陆逊尽快偷袭江陵城,免得夜长梦多,走漏消息。
陆逊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主张:在没有解决诸葛亮的问题前,决不能轻举妄动。对此,孙权也拿陆逊没办法。陆逊可不是孙权的麾下将领,那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孙权拿陆逊没办法,就整天对着吕蒙发脾气。好在吕蒙力挺陆逊,没有被孙权的气势压下去,着实为陆逊扛了绝大部分孙权的不良因子的攻击。
陆逊虽然可以无视孙权的催促,但他心中也明白,此事拖不得了。汉中战事已经结束,关羽随时都有可能撤兵回江陵。一旦关羽撤回江陵,战机便就此溜走,江东再等如此良机,怕是后猴年马月了。
但诸葛亮人在江陵,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任凭陆逊如何兴风作浪,都不济事。对于诸葛亮的厉害,陆逊虽然没有亲自见识,却从黄顺那里得到了太多的讯息。以黄顺的机灵,天下能算计过他的人已经没几个,就是这样的黄顺,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却独独拜服诸葛亮。而且,荆州大战时,摆出孙刘联盟和四族与十姓的联合的大阵仗,最终击败曹操。这样的大手笔,起始便是出自诸葛亮之手。
如此乾坤巨手在,陆逊当然不敢拿仅一次机会的偷袭江陵城的行动冒险。
就在陆逊计穷之际,江陵城方面却传来大喜讯:诸葛亮一家,被襄阳方面安排人接走了!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运气好到陆逊都不敢置信,接连派了三拨人前去了解情况,这才确信此情报为实。
说起来,还是黄顺的书信在关键时刻帮了陆逊一把。祖渊坐镇襄阳,当初黄顺临走时,就预感到在自己离开的日子里,关羽会进攻襄阳,而江东则回趁机偷袭江陵城。
本来黄顺让祖渊关注江陵城,是因为大哥在那里,黄顺不想大哥身处危险之地,因此特意提醒过祖渊,要提前把大哥接出来。
当时的黄顺,毕竟还没有神奇到能够预测到届时诸葛亮也会在江陵城的地步。但这并不妨碍祖渊举一反三,听说诸葛亮一家就在江陵城,祖渊早早就派人去接洽诸葛亮,表示江陵城是孙权和刘备争夺的焦点,为安全计,还是撤退襄阳为宜。
但诸葛亮哪能同意,襄阳是曹操的地盘,诸葛亮去了,岂不是坐实了背叛刘备的罪名?所以,诸葛亮坚决拒绝了。祖渊尊重诸葛亮的想法,此事便放下了。
直到黄顺措辞严厉的书信寄到,信中要求祖渊,无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让诸葛亮一家离开江陵城,搬至襄阳来。
黄顺的命令,祖渊只能照办,但诸葛亮又死活不愿来襄阳。没办法之下,祖渊只好对两方面的坚持打了个折,执行黄顺坚决离开江陵城的命令,同时又执行诸葛亮坚决不进襄阳城的主张,索性把诸葛亮全家暂时安置在麦城。
诸葛亮也知道这是黄顺的意思,既然祖渊已经让步,关键是黄婉贞和俟奴娇都同意离开,诸葛亮便不再坚持,终于答应离开了。
诸葛亮离开江陵城,便搬除了陆逊偷
第884章 江陵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