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黑兴根财团加注奥匈帝国谁最恼火,答案是犹太财团,尤其是罗斯查尔德家族。
在奥匈帝国有一句话叫做“奥地利有一个斐迪南皇帝和一个所罗门国王”,1848年,所罗门指的就是罗斯查尔德家族,在当时已经完全控制了奥地利帝国的经济和金融。
奥地利政府极度依赖犹太资本,但是这一切都随着黑兴根财团的崛起改变了,双方在德意志地区对金融行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主导权到了黑兴根财团手中。
经济危机是不可控的,所以哪怕经验老套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能避免损失,一般情况下看着雄厚的资本,他们遭受损失也可以通过抄底,最后盈利,但是这次他们遇到了资本充裕的黑兴根财团。
黑兴根财团借助经济危机前积累雄厚资金,在经济危机中大肆收购企业,尤其是新兴工业领域,毕竟恩斯特清楚1873年经济危机时间太长,传统工业领域前景并不明朗。
同时东非铁路建设极大帮助了奥地利政府维持稳定,这就比在经济危机中吃相难看的犹太资本好多了。
加上哈布斯堡家族等一杆贵族对黑兴根财团的偏袒,黑兴根财团成功挤掉犹太财团,成为奥匈帝国最大的资本集团。
不过犹太资本在英美法等国依然具有优势地位,黑兴根财团只在德意志地区占优势地位,不过犹太资本内部派系也多,所以拿黑兴根财团也没有办法。
实际上犹太资本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欧洲各国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把犹太人当做提款机,资本再强大,现在也抵不过欧洲贵族集团手中握着的枪杆子。
犹太群体真想掌握世界的话语权,除非等到美国彻底成为世界霸主,不然他们一点机会也没有。
对于犹太人的评价实际上欧洲的文学家已经一针见血的描述了他们的真实人性: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
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等欧洲文人,先不管他们立场如何,他们都是能透过社会现象发现人性的文学大师,所以对犹太商人的描述很符合社会现实。
当然这只是针对那些为富不仁的犹太奸商,不过绝大多数犹太人都是奸商,但是除开商人群体,恩斯特对犹太人评价还是很正面的,尤其是那些思想家和科学家,事实证明犹太人的头脑用在其他领域确实好使,用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就是歪门邪道。
不过这只能说明犹太人比较适合搞科学和理论研究,毕竟犹太人受教育程度当前肯定是世界最高的。
恩斯特认为黑人如果享受全套的教育,也能出不少照耀人类历史的“天才”,不过他们没有机会罢了。人的智力肯定存在偏差,但是这种偏差体现在全人类,而不是按照民族和种族来区分。
如果真按这些东西来区分,犹太人不过是阿道夫口中的“劣等民族”,比黑人也强不到哪去。
在比较传统的国家,实际上犹太人都成不了气候,但是美国偏偏是最不传统的国家,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贵族话语权不衰落,那恐怕欧洲普遍的反犹社会风气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在恩斯特看来,经济虽然是政治的基础,但是政治显然高于经济,这种情况恩斯特最熟悉,前世有钱人确实显得很厉害,但是他们在“贵族”面前没有任何优势。
美式民主国家除外,顶层设计由一群商人把持,美国的政客被限制的死死的,像罗斯福那种强势总统只能出现一次,林肯,肯尼迪之流才是常态。
1877年。
3月份的斯维特王宫花团锦簇。
斯维特王宫结合了霍亨索伦堡和美泉宫的特点,所以建设时既有霍亨索伦堡的威严肃穆,也有美泉宫的明朗开阔。
王宫内,一家人正围绕着一个新生命团团转,恩斯特的第一个儿子诞生了。
“小宝宝,看看妈妈!”恩斯特抱着小王子对着卡琳娜傻笑道,小王子还睁不开眼,恩斯特在卡琳娜脑袋上亲了一口:“亲爱的辛苦了!”
卡琳娜虚弱的躺在床上,不过脸上也带着浅浅的微笑:“宝宝,我们的小宝宝。”
第一百五十二章 弗里德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