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郑晓龙在学校里不是好学生,可谓是对又不对。一笔阁 www.yibige.com从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他可是班干部,“少先队”大队长,每学期雷打不动的“三好学生”,此殊荣在同班同学中每年都几乎一成不变的由他和另外一名女同学包揽。而当老师们教育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时,郑晓龙是标兵,是楷模。顺利升入初中之后,郑晓龙的学习成绩却出乎意料地持续下降,到初二学期时,除却“地理历史语文政治”等部分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学习成绩尚可之外,其他如“代数几何化学物理英语”成绩一塌糊涂。进入中学之后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与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比如上小学时哪个学生没有交家庭作业,将是一件很了不得的大事,老师会要罚该学生回家叫家长到学校来,或者罚学生趴在教室外窗户上补写作业、上课时站到讲台边上等等多种惩罚、教育方式,循循善诱;而中学老师们则很洒脱,部分学生长期不交作业得到默许。久而久之,凡是不喜欢上的课和弄不懂的课程,郑晓龙也采取不做、不交作业的方式悠哉乐哉。如此稀里糊涂厮混到初中毕业时,郑晓龙方才感觉到人生的道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完全不同,然大势已去,悔之晚矣,摆在前面的路注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唯一算是有所收获的是他在初中三年中,读了大量的各类书籍,并尝试下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其文笔功底得到不少老师们的赞扬。
对儿子早早回家务农,郑世宝、唐秀英两口到是很高兴,没有怎么责备儿子斩断了“望子成龙”的梦想。学习成绩不好,郑晓龙也有满腹委屈,觉得不是自身不努力,而是糟糕的家庭环境极为严重地拖着后腿。郑家数口人居住在小小的三间茅草顶、土坯屋里,此种居住环境在同学中属于少数派。郑晓龙上中学时农村土地已经承包到户,有点头脑手脚又勤快的庄稼人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到郑晓龙初中毕业时,他家还住着的茅草屋,是同村组居民住宅仅存的“硕果”,而且也是绝无仅有的还用煤油灯照明的人家(尽管通村的电线从他家门前架过去,可他家却迟迟没有用上电灯)。心里失落和无可奈何,郑晓龙几乎从来不邀约同学来家里玩,偶尔有老师或者镇上干部来访贫问苦,他能溜则溜能躲则躲,养成内向、孤僻、沉默寡言的性格。
当年六月份告别学校之后,郑晓龙在父亲的带领下,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异常辛苦的田间劳作。其实自从年龄到十岁往上之后,郑晓龙就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里,在父母的调教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干各种农活、家务活。眼下是麦子收获的季节,空气中飘荡着几分热浪。他们家住在一条山沟里,可是两亩多旱涝保收的水田却在两三公里之外。从家里到水田的交通不是很顺畅,有一公里顺着大马路,然后经过沟口比较陡的一段上坡土路,再是持续上行的缓坡兼羊肠小道,可以勉强通行拖拉机。
晨曦微露,郑晓龙便跟随父母早早来到田里割麦子。将麦子割倒,再用麦秆结成的绳子打捆,然后拿来一根长约两米、两头削尖的木棍,在木棍两头分别插上两个打捆的麦子,木棍中间留着可供肩挑的空隙。郑世宝是出名的“干早活”的那类人,麦子还没有完全熟透,麦秆还略微泛着青,他就迫不及待驱使全家人开始收割,以此博得同村人一两句廉价的赞许,可是却注定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体力与汗水。
四个麦捆儿重量不低于一百斤,要完全靠人力用肩挑运到两三公里之外的自家场院里,这不仅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和流淌许多的汗水,同时也在考验着一个初出校门的十六七岁少年的耐心。两亩多地的麦子割完通通打成捆,按照既往经验,捆数有六七百个。按照一家人每趟(次)可运十五六个计算,总共约需往返四五十趟。因为距离的制约,每天只能往返运送十趟左右,而往年采取类似的搬运方式,两亩多麦子的搬运需要耗时三四天时间。其实原本可以雇佣拖拉机拉运,或者用人力架子车拉运,但是省力、省工时的方法被郑世宝一概否决。
百多斤重的麦子压在郑晓龙稚嫩的肩头上,几乎根本难以承受,一两趟跑下来,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告饶,将麦捆儿数量减半。即便这样多趟下来,他两个肩膀的嫩肉被压的红肿起来不说,还局部破了皮,渗出血渍来,他不得不要求休息,结果招来父母一阵又一阵的教训、谩骂。斯情
第2章 为梦突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