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的拖拉机,在整块整块的田地之中,快速的向前,把前方的小麦,一点点的割到,只有一个割的功能,收割机的速度,比后世的还要快一些,再加上这个拖拉机的马力上面,算的上是大型,别说是带上七八米的收割滚轮,就算是再大一点,也没问题,一小时差不多能够完成15亩的收割任务,在拖拉机之后,数个壮汉,跟在拖拉机的身后,把一亩地的麦子,给集中到一起,捆成捆,然后放在旁边,等着拿到旁边脱粒。
专门脱粒的机器也准备好了,就放在田间地头,一共做出来了数百个,有专人负责弄这个东西,哪怕是人力,也都不慢。
这个时代,麦子的收割,完全依靠是手工的,一个壮劳力,一天能够割完1.5亩的麦子,已经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了,哪怕是那些专门的麦客,也不会超过3亩,可是机械的收割,改变了这种情况,一台机器,一个人,最多加上捆麦子和打麦子的,算7个人吧,一个上午5个小时,足足75亩,每一个人还不劳累,弯腰割麦子,被麦芒等扎着,还有机械劳动的体力,和现在跟在拖拉机的身后,一路整理麦子,这种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效率何止提升了数倍,劳累程度也会大大的降低。
旁边看着收割的吴广仁,嘴已经笑得合不拢了,地主最重视的,就是土地,土地的收成,关系到一年的收入,5月的天,说变就变,说不定一场雨下来,会让一年的收成泡汤一大部分,快捷的速度和效率,代表着只要有几天的晴天,就可以完成麦子的收割,这代表的意义,一个老牌的地主非常明白,两个地主,在见到了拖拉机的非凡效率的同时,就都开始跟杨元钊套近乎,软磨硬套的问着有关拖拉机的情况,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一台,或者是几台拖拉机。
近水楼台先得月,杨悦培养拖拉机手的时候,他们的几个佃户参与进来的,而且学的很好,在两个地主看来,以前可能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十来天都未必能够完成的麦收,在机械化的帮助下,使用的人最多就七八个,可是效率最少提升一倍,这都是净的收入,相对而言,拖拉机或许高昂的成本,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两位地主的要求,杨元钊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眼下的拖拉机,使用的是后世带来的发动机,暂时,不方便流入到市场之中,必须置于他的严密监控之下,等未来有条件了,研究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动机和拖拉机之后,肯定要推向市场的,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是最最重要的,这是一条红线,一旦红线动荡,无论在强悍的工商业,再有钱,也会陷入到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和平就不复存在了。
吴广仁等人,能够成为包头有数的大地主,又怎么是简单之人,杨元钊的推脱之意,他们瞬间就明了了,又不能对杨元钊怎么样,可是纷纷的缠着他,要这个拖拉机,甚至提到,多少钱,都不在话下。
杨元钊被缠的没办法,正好这时候,几粒麦子,从机器之中蹦了出来,蹦到了杨元钊的脚边,他眼前一亮,对着吴广仁说道:“吴叔,你知道洋面粉么?”
“洋面粉?”吴广仁愣了一下,洋面粉可是稀罕的玩意,不但细密,而且洁白,价格比普通的白面,贵出许多,一般的老百姓,或许用不起白面,吴广仁这样的大地主,当然是用的起了,他几乎每天用的就是这个,家人等的吃喝,每月的花费不小。
“对,我们不如合伙开一家面粉厂吧!”
“面粉厂?”两个地主愣神的看着杨元钊,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这个时代,很多地主,都吃过洋面粉,可是面粉厂却一个没有,洋人根本就不会把机器出口给的中国,这让很多拥有者眼光的人,没办法介入到这个行当,眼睁睁的看着洋人们,在中国赚取了觉的财富,他们又早呢么会把这个要下蛋的母鸡,交给中国人,是绝对不可能。
“你真的能够弄来面粉机器,需要多少钱?”
“吴叔,赵叔,我是学机械的,所以加工面粉的机器,我也会做?”杨元钊沉思的一下说道。
“什么,你会做?”吴广仁吃惊的说道,包头的大部分面粉,都是在太原买的,太原那里有外国人的食品公司,听说都是全部进口。
吴广仁
第七十六章 面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