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吴夺刚巧“结束”。
“怎么样小吴,有什么新发现么?”章成锦问道。
吴夺想了想,“这确实是一件西汉玉琀蝉,不过,我感觉不像反复入土又出土的样子。”
实际上,吴夺听到的要详细得多。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葬玉沾染人气的缘故,除了听到是西汉的工艺这样的内容,还能听到是民国出土。
但是,出土的时候,并没有血沁。
而且,出土后也并没有二次入土,只是被“加工”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件民国时期、利用出土的西汉玉琀蝉、“加工”出来脱胎玉。
“加工”的内容,吴夺竟然也听到了。
怎么“加工”的呢?
这种办法,其实吴夺也听说过类似的“低端版”,远不如这次听到的复杂和讲究。
很残忍。
先将玉琀蝉加热,不能用火烧,因为火烧会在玉器留下灰,而且下一步不能擦拭就得立即进行。
得用开水烫。
彻底烫透之后,在一只活羊的腿上划开深深的血口,将滚烫的玉琀蝉迅速放入血口中,而后缝合。
三年。
这三年,羊得是活的。
三年后将玉琀蝉取出。
此时,玉琀蝉就可以形成血红的沁色。
但这时候还不能当脱胎玉卖,因为这样形成的血沁会褪色,时间长不了,而且表面的质感也不对。
所以,需要将玉琀蝉再放入烧化的羊油中,待羊油凝固,用黄泥将羊油包裹,烧成陶胚。
再放三年。
经过如此两步,取出之后,再看效果。
如果效果好,在羊油的封裹下,血沁褪色少,就会比较红;要是效果不好,血沁的红色就会淡一些,但往往也比较均匀。
这一只玉琀蝉,就属于比较淡的。但是淡淡的血沁很均匀,同时还有一部分血沁深入到了玉质内部!
这还没完。
还需要最后一步,那就是盘它三年!
最后三年的过程中,颜色可能还要再变淡一些,但经此最后一步,颜色基本就稳固住了,不会再有明显变化了。
而且,这三年的“盘”,不是光用手的,还需要隔三差五用羊皮反复仔细打磨。
如此,便形成了一块“脱胎玉”。
这种作伪的“脱胎玉”,极难辨识。因为本来就会选用上好的古玉,同时作伪周期长达九年,不管是观感还是手感上,都已经到了一个极为逼真的程度。
更关键的是,眼前这件玉琀蝉,因为是民国时期做成的,最后一个步骤相当于又延续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那就更加自然了!
而吴夺听说过的“低端版”,现在仍有人用。
利用羊的,就叫羊玉或者羊腿玉;还有利用狗的,就叫狗玉或者狗肚玉。
但是,往往只有一步,而且有的是用刚死的羊或者狗,缝上玉之后立即埋了,以此模仿尸气血气。
这样做伪,那就不是做脱胎玉了,只能说是血沁玉而已;出了血沁之后立即就卖,不管表面的质感如何,也不管多久会褪色,能蒙一个是一个。
唉,就连作伪都没啥专业精神了。
章老一听,“你的意思,是人工作伪?”
吴夺点点头,“虽然观感和手感都很好,但我总觉得,还是有点儿生。”
“但是这玉质内部的血气,你也看到了,人工作伪怕是出不了这种效果。”章老说的,之前胡允德也说过了。
“章老,德叔,你们肯定知道羊腿玉或者狗肚玉吧?”吴夺问道。
章成锦和胡允德都点了点头,胡允德接着又道,“这肯定知道,但是不难辨识。”
“在这个基础上,我还听说过一种专门的脱胎玉的作伪方法。我觉得这只玉琀蝉,有可能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吴夺接着便将“听”到的内容,以听说过“传闻”为由讲了讲。
章成锦、胡允德、邱不落三人都听愣了。
“我在古玩行里也算摸爬滚打大半辈子
第161章 九年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