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过去一个星期,随着第一批工程机械抵达现场,老陆也从洪城来到工地。
这一天李华勇找上老陆:
“泉叔,看来我真的要跑一趟申城了。”
老陆也是懂行的,知道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设计还没有完成,而只要这项工作没有完成,大规模展开施工根本就无从谈起:
“是啊,现在设计确实是个大问题,我昨天还听他们说,正式出图至少还要一个多月,小李就准备为这事去吧?怎么,你有什么办法吗?”
李华勇笑道:“我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想去那盯着而已,国内的情况你也知道,有人盯着的话,大家的动作总更麻利些,设计院也不好意思慢慢腾腾吧。”
听李华勇这样说老陆也笑:“那倒也是,不过现在看来,后面一批设备倒也不用急着那么快进场。”
李华勇点点头:“设备的事您来安排,反正随时做好准备,另外除了我去那边盯着之外,您这边也不要闲着,最好给政府方面去一个公函,给他们报一个期限,我看这样,现在已经是11月了,我们就说最晚在87年元旦,这个项目必须具备开工条件,我们准备在那天举办开工典礼,这样双管齐下的话,效果估计能好些。”
老陆想了想,他对李华勇笑道:“我看没必要等元旦了,我等下就翻翻黄历,在下个月底挑个好日子,然后把这个日子报给政府,告诉他们我们准备在那天动土好了。”
李华勇听了一乐,香江人做工程都非常讲究这一套,而这年代的大陆政府官员也非常吃他们这一套,假如摆这样一个时间期限放在那里,李华勇相信方方面面的动作都会加快。
“那行泉叔,这边的事就麻烦你了,我明天就准备和小凯一起过去。对了,现在来的这些设备如果事情不多的话,麻烦泉叔安排几台开到那个大理石矿去,帮助他们开采石头。”
“嗯?莲花那边已经有消息了?”
李华勇微笑点点头,前不久刚和林蔚通了电话,她告诉李华勇说,来自中东土豪的这张订单终于搞定,这张订单虽然和之前那张一样量不大。然而这可是“私人定制”,是来自中东土豪的“私人订制”。这也是李华勇对这种极品大理石最期待的经营模式了,他相信按这种方式经营的话,有多暴利就先不用提,即便从年产值来说,这样的方式没准都要比大量出货的方式来得高些。
和老陆商量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后,第二天李华勇带着林凯准备前往申城。从李家坳到申城,中间也就隔了一个浙省,路程和到鹏城差不多,大概七,八百公里的样子,于是李华勇决定自己开车去。
由于这次的事情并不是太急,准确的说这次是那种急也急不来的事,因此李华勇并没有忙着赶路,两人一路走走停停,等进入申城市区以后,却已经到了第二天的傍晚时分。
这是林凯第一次来申城,“大上海”的诺大名气却让他有点失望,进入市区后,他坐在副驾驶室上左顾右盼:“这就是申城啊?”
专心开车的李华勇没有理他,这里当然是申城,只不过是86年的申城而已,这年代的这座城市确实还没有一点未来“魔都”的风采。现在的苏州河还是一条臭水沟,浦东还是成片成片的农田,从市政建设来说,现在的申城确实要比香江差上几个档次。
别说是林凯了,哪怕李华勇开车路过著名的外滩,他都对周围的环境觉得有点陌生,原因很简单,现在诸如“东方明珠塔”,“金贸大厦”等未来地标性建筑根本连影子都没有,完全和李华勇记忆中的这座城市对不上号。
总算路过一个还有点印象的地方了,李华勇兴致勃勃的指着窗外:
“小凯看见没有?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那是什么,嗯,好像是一个码头......”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十六铺码头。”
“哦?这就是十六铺码头呀。”林凯稍微来了一点兴趣,只不过他的这点兴趣,大多可能是因为“上海滩”等香江热播电视剧而来。
果然只看了几眼之后,林凯马上就兴趣缺缺:“看来大名鼎鼎的十六铺码头也不怎么样嘛,周围破破烂烂的....咦,姐夫你怎么带我来这个地方呀?”
“因为我们要去的地方
第三零三章 校门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