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正经的铺子,杨文兰不用着急赶着车回去,也不用担心有谁来破坏摊位,只要盯紧了别被人摸走之前的东西,人来客往的,虽说是付了大贵的房租,但是收益反而比之前更高了。
因为她这里,时时都有最新鲜的东西,在新苏县也慢慢有了名气,积累了一批老主顾,还有了散摊的人,或者附近富裕些的镇上的人,来她这里拿货。杨文兰一个人忙不过来,手头的钱足了,她也想孩子,家里也没有太多值得挂牵的,索性,她就和丈夫商量,找找关系,狠狠心,把四个孩子都转到了县里上学,让丈夫过来帮她。
她卖东西还行,出力气也行,但是盘帐算帐这个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就十足的不够看。张大海十足的见证了一家人的改变,和现在的机遇,穷则变通,不能让媳妇一个人辛苦养家,也就一恒心,斩断后路,辞了在村里人看事铁饭碗的教师,全心帮媳妇忙,照看孩子的学业。夫妻俩互补,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不仅是生意越做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连感情都更加深厚。
一家人都来县城了,总得有个落脚地,算算手头的钱,购买房子的,她就听了文娟的劝,寻摸了合适的房子,狠狠心,就买了位置不错,附近安全有保障的房子,虽然不过是三间房加个院子,就足足花了一千多块钱,但是也是一家人在县城落足了,不说日日鸡鱼肉蛋不断,却也隔三差五的吃着,要是愿意,日日也能吃得起。
孩子们身上有了可身的新鲜衣服,享受别人羡慕的阳光,骄傲欢喜,体谅着父母的不容易,学习成绩也就蒸蒸日上,夫妻俩也就更有干劲和奔头·····而这一切,夫妻俩的心中,也倍加感谢指点他们走上这条康庄大道的文娟,亲戚感情也越发的好了。
当然,再来看沈茂林和沈二牛两兄弟,可能在这几家人中,他们俩是最悄无声息的。家里的秋种完成后,两人给文娟和沈卫国去了电话,就拎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去广州的路。既然打算合伙,哪怕仅仅是出资人,文娟也把事情办得敞亮妥贴。两人去广州的车票,是文娟托陈庭夫妻帮忙买的,两人到了广州那边,是文娟托秦飞扬联系那边的人,给他们带路,熟悉那边的门路。
当然,这一对兄弟俩也不是说大话白享受的人,文娟的前期妥贴,也更加深了两兄弟的动力,他们去到那边之后,深深知道,自己就是那蜉蝣虾米,经不得大风大浪的折腾。兄弟俩吃着最简单的饭,饱肚就好,却是鞋底磨穿了几双,徒步把那个繁华的城市转下来去寻找商机。
沈茂林是个脑子灵活触觉敏锐的,沈二牛胆大心细,不怕苦不怕累,还有时时联系的文娟这边高瞻远瞩的眼光参谋,两兄弟在那边定下来了发展之路。说实在的,两兄弟去到那边,最简单的最不追求的,做秦飞扬和文娟那一条南来北往线上的二道贩子,就能赚得不少。只是,两兄弟也是有志气的,不打算挖人家成熟的墙角,和文娟商定后,另辟门道,做起了制作生意。
吃穿住行,两兄弟到了那座繁华的城市,就被人们迥异于老家的穿着耀花了眼球,在那个城市,磨破两三双鞋,腿都走肿的两兄弟,转来转去,发现人们手里有钱了,最快最能在身上体现的就是衣服,而且新奇流行的衣服,最受这些人的欢迎,而且这边的人,港台明星开始流行,这个时候的年轻人,对那些流行的明星趋之若鹜。
他们仿着明星的能够常见的款式,找人给他们做了几件样品,为了让文娟看到他们的能力,也是不想让文娟的钱打水漂,两兄弟走边那座城市,拿着他们的样品,空手套白狼,零元起家先把订单拿到手,约定了交货时间。
有了起步订单,定下计策,文娟就把资金打过去,按照这两兄的计划和盘算,他们把去去拿了价廉的布料,租了房子,然后招了熟手的缝纫工,按照他们要求的版型,把衣服做起来。
为了能够更好和港台明星扯上关系,打着港台影视明星同款的旗号,比一般衣服提高了两层价格,倒卖到等着批发的商家手里的时候,他们会附上明星身穿这件衣服的海报,以此为证,年轻人总是要不一样,大荧幕的影星总是吸引人的,一来二去,抓住年轻人的味蕾,他们的渠道也就打开了,订单纷呈而来,他们小型的手工作坊,也开始扩大起步。
布料转成衣之间的差价,他们从中赚取了利润。与众不同
第三百零五章 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