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 傅松笑道:“纠正你一下,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国有的,还有农村集体所有,不过现在把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笔砚阁 www.biyange.net你这两年确实没在内地白呆,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已经是个大陆通了。”
中国为什么能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见仁见智,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有人说是因为改革开放,呃,这个答案很政治正确,也很玄妙。
之所以玄妙,是因为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改革开放”,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之前的30年,其实早在7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就已经成为了既定国策,咳咳,不可说不可说
改革开放就像一场考试,有选择题、主观题和附加题,中国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只不过是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勾对了,至于后面的主观题和附加题,正在做或者还未开始做,所以做得对不对或者能得几分,还不得而知。
中国的运气很好,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不会做的就蒙,结果还蒙对了,而北面那个四肢发达的学生,却做什么错什么,于是北面的学生不及格,被踢除了尖子班。
中国蒙对的一道选择题就是关于土地的。
改革开放后的土地制度,从上到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顶层设计,甚至连“土地财政”这一名词,也是在摸索了很长时间后才想出来的。
但正是这个来路不清甚至没有严格定义的“土地财政”,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根源。
土地财政背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含义,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经过三十年的“闭关锁国”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初期,用什么方法来吸引资本,尤其是国外的资本?
或者更干脆这么问,资本凭什么相信你中国能让我赚到钱?
就像做生意一样,你没有任何资本,别人凭什么跟你玩,带你玩?
现实生活中,你做生意向银行贷款,只有两个方式:一是靠你的信用,二是靠抵押。
前者自不必说,在外国资本的眼里,中国的信用为几乎等于零,那么只剩下以资本为资本作抵押,但问题是,中国缺的正是资本。
那么中国到底是凭借什么取得了资本的信任?
资本的形态多种多样,土地也属于资本的范畴,甚至连劳动力也是资本。
比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三来一补”经济形态,本质上是中方以劳动力和现成的土地、厂房、机器作价出资,跟国外的资本开展合作,外方向中方支付固定的年加工费,使用中方的劳动力和机器、厂房,产品销售的收入和风险均由外方承担。中方从加工费中拿出一小部分来给工人发工资。
除此之外,“三来一补”还有一种形式,比如,蛇口工业区早期以土地作价出资,与外国资本合作建厂,工厂的所有权归中方所有,但经营权和收入权归外方,即外方拥有“三来一补”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或者将成片土地委托外资开发经营,这种经济形态的实质是,外商从中方手中租赁土地经营,中方是地主,外商是承租人和经营者,外商付给中方地租,中方从外商那里收取租金。
在这些例子里,劳动力和土地都是获取资本信任的抵押物,通过这种非常“低级”的方式,中国逐渐获得“初始信用”。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旦有了信用,后面的生意就好做多了。
换做别的国家,土地私有制的国家,这条路根本走不通,所以韩泽声刚才说得很对,土地正是中国最大的底牌。
土地全民所有制度和集体所有制,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创造了决定性条件,土地财政的作用,就是利用市场机制,将这笔隐匿的财富,转化为启动中国城市化的巨大资本,而城市化又反过来推高了这笔隐匿财富的价值,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政府有钱了,才能做事,没钱,只能干瞪眼。
所以,不管后世人们多么痛恨“土地财政”,都无法抹杀“土地财政”的功劳
第七百二十四章 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