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崇祯皇帝接到了捷报:“塞外汉人马贼李老二乃流落塞外明人,心向大明,历经千辛万苦,只盼早日回归大明。建奴入寇劫掠,犯大明天威,李老二认大明为君父,自然视建奴为辱父仇敌,十日之前,李老二率部奇袭为建奴所占的大安口,斩杀建奴千余,斩获首级七百,阵斩虏酋莽古尔泰。李老二想借此功劳归顺大明,为朝廷效忠。”
斩首七百余级,斩杀莽古尔泰,这一系列大捷,对于这位深受内忧外患之扰的少年天子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喜事啊!
崇祯皇帝紧锁了多日的愁眉总算是舒展了,看着兵部送上来的捷报,崇祯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说起来,这崇祯皇帝从登基那一天起,就一直愁眉不展。刚刚登基时,阉党未除,崇祯皇帝每日提心吊胆,生怕有人给自己下毒。之后扳倒了阉党,崇祯皇帝还未从扳倒阉党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陕西又起民变,已经变成了大规模叛乱。民变未平,建奴又入寇劫掠。前几日听说大安口失守的消息,崇祯皇帝已经是几天没有睡好觉了。
次日一早,崇祯照例在奉天门召开朝会,群臣们立于台阶下的广场两边。
“昨日兵部送来大捷,各位爱卿可有耳闻?”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环视一圈,首先开口扯到这个话题。
昨日孙承宗送来大捷的消息,兵部早已在京城内张榜告示,京城内一片欢腾,就连市民百姓都知道这个消息了,若是朝臣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虽然这个大捷不是明军取得的,而是塞外汉人所得,但也是大明对建奴的一场大胜啊!只要是建奴倒霉的事情,就是大明的欢庆。
首辅韩爌上前道:“建奴入寇劫掠,有塞外明人尾随袭击建奴,斩杀数百建奴,并阵斩虏酋莽古尔泰,此乃天佑我大明也!此等对我大明忠心耿耿的塞外明人,朝廷当予重赏!千万不可寒了天下义士的心。”
左都御史曹于汴站了出来道:“陛下,此人可重赏,但万万不可令其入明。”
“曹爱卿何出此言?”崇祯皇帝不解的问道。
“此人乃白莲教余孽之后!当年白莲教匪叛乱,逃出塞外,便已是目无君父,早已弃我大明于不顾。当年出塞的白莲教匪甚至引蒙古鞑子入寇劫掠,替蒙古鞑子刺探大明军情,犯下累累罪行!此人虽然立下功劳,但毕竟是余孽之后,朝廷可以重赏,但万万不可招安令其入明!”曹于汴奏报道。
“敢问曹都堂,斩杀虏酋莽古尔泰,如此旷世奇功,尚不能抵消他祖辈的罪行?”没有任何党派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标站出来反问道。
曹于汴正气凛然的奏报道:“以他立下的功劳,可以赎清祖辈犯下的罪行,但各位可听说过一句话没?入蛮夷则蛮夷之!此人久居关外,早已与蛮夷无异,难保此人无二心!所以臣请陛下,绝不能重用此人。”
王在晋虽然同孙承宗有矛盾,这次捷报是孙承宗送来的,但李老二的功劳可以让王在晋免去一场灾难,于是王在晋站出来质问曹于汴:“敢问曹贞予,此人能以少胜多,奇袭建奴,阵斩虏酋,乃是难得的将才,若为我大明所用,必可抵挡建奴,曹都宪为何要把此等人才拒之门外?敢问你有何居心?”
这时候,翰林院掌院陈演站了出来:“臣听闻这李老二在关外滥杀无辜!杀害了张家口不少无辜汉人,此人虽立下大功,但也犯下滔天大罪!朝廷不将此人押回京城处斩,令其功过相抵,已经是宽厚了,岂可令此人入关?”
王在晋冷笑道:“张家口无辜汉人?不过一群贩运茶叶换取马匹的奸商罢了!此等奸商死得再多,又能比得上此人斩杀一名建奴贝勒的旷世奇功?”
曹于汴掷地有声道:“此人若是留在关外,更有利于我大明!此人周旋于蒙古人和建奴之间,能在塞外草原上存活下来,想必他能利用好蒙古人与建奴的矛盾。微臣曾听过一件事,建奴入寇之前,此人曾同林丹汗交涉,说服林丹汗攻打被建奴收买的土默特部,斩杀了出使土默特的建奴!由此事来看,此人若是回到关内,只能是普通的一员武将,还不如把他留在关外,朝廷给他一个名分,让他利用好蒙古人同建奴的矛盾。”
“臣附议!”
“臣附议!
第86章 回明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