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今日易茹馨陪同周瑜去了九龙仓,他们要在东方电子集团的东部区域建设一座学校。
前期工作都是易茹馨去做,毕竟易氏家族在香江的人脉关系了得,而且有她兄长易儒信在港服中影响力颇大,各种程序几乎畅通无阻,效率奇快。
换周瑜去办,你试试?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
组建东方工大由中原投资控股、易达投资以及易通地产三家公司共同出资,中原投资控股出资百分之五十,易达投资出资百分之三十,易通地产百分之二十,并组建校董。
学校包括电子通信、航空制造、动力系统、机械类等重要学科,总之,属于将来需要的专业或者比较关键的科技门类,与周瑜所希望的发展方向相协调。
“博士院要从校区独立开来,与东方电子集团研究院相连,建这所大学的初衷本就是为公司提供专业队伍,科技想要有后劲,就必须有人才支撑,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周瑜建这所大学目的性非常明确,为自己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东方工大将设立一个附属博士院,依托东方电子集团研究院,博士生源将从毕业生中的出类拔萃毕业生中挑选合格者,进入博士院。
进入博士院,其实相当于加入东方电子集团。
显然,周瑜希望走一条产学研一体道路,东方电子集团下设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就与博士院放在了一起,那些专家不仅仅搞研究,还要带徒弟,培养科研梯队。
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多与未来周瑜发展方向有关系,也是针对国内薄弱行业所做的补充。
至于大众类的专业,可有可无,周瑜就没必要费心了。
周瑜这种思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在于,广泛聘请西方教授专家任教,直接把先进知识和技术嫁接,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至少在理论层面补上短板。
而且培养出来的精英,属于直接应用型人才。
决定未来,科技领先,首先要有人才,此时布下棋子,等到企业壮大之后,人才也会源源不断向里面输送。
企业、科研、教育三位一体,这样的架构还真难找到对手。
这条路不是没有人想过,前提是你得有钱,搞教育本身就需要烧钱,一般企业玩不起。
办一所大学能花多少钱?
这点小钱放在周瑜眼前还真的不在意,他就是要用钱砸出一所实用型学校。
易茹馨笑道:“你这个想法很特别,大学还真没有这样办的。”
“没办法啊,钱不缺,就缺人才,要不然我花大钱办一所大学干嘛。大陆不缺大学,香江也不缺大学,世界更不缺一流学院,何必瞎掺和。”
说实话,周瑜旗下公司,尤其是科技类所雇佣的高端人才,欧美专家占了多数。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来,是因为这边给的薪水高。
短期内周瑜只能走这条路,但必须从长计议,培养华人子弟科技人才。
现阶段想在内地建立大学恐怕不现实,根本就没有资格,哪怕你自己出钱也不行。
香江这里就不一样了,易氏出面很容易将这件事搞定。
香江是国际都市,聘用外籍师资力量也相对容易,欧美教授来香江生活,没有什么不适。
前提是,周瑜必须舍得花钱。
“其实,大陆学校那么多,将来也不缺人才啊”
易茹馨属于站在香江这里的角度看问题,根本不了解内地情况。
“内地学校办学与外部有所区别,二三十门课程无关紧要的占了一小半,而且理论上与外面也有差距。且不说现阶段内地人才往外走的可能性极低,至少短期内不要有想法。”
这个题目有点大,一时间也说不清楚,不能单纯说哪一边的教育成功。
至少历史证明香江教育很有问题,没有摆脱殖民化色彩。
“从现在开始,科技发展大爆发阶段已经来临,谁做好了准备,谁才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建立这所学校正当其时,保障企业发展后劲延绵不绝。”
“你总是对的,我也希望见证这一时刻。”
三百六十五章亏钱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