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网络作家,他们的作品就思想性和美学观而言都可称上乘,并产生较大的市场价值。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开始进入以“移动文学”为标志的3.0时代,一大批“90后”、“00后”文学新人陆续登台亮相,活跃在校园,用手机写小说。
移动文学与传统网络文学相比较,其创作方式、题材体裁、内容篇幅、作品运营等方面仍大异其趣。对于年轻的移动文学创作者来说,了解移动文学的创作生产规律,采用与时俱进的创作方式,选择合适的创作平台,都更有利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对移动文学市场的观察和研究,走访了国内首家移动读写平台汤圆创作,并采访了资深网络文学专家汤圆创作总编血酬(刘英),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移动文学”时代的年轻创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移动创作,随“机”而写
反观当下文学市场,“80后”作家的借青春文学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90后”作家层出不穷,而95后、“00后”作家正在崛起。这些年轻的创作者们表现出强烈的文学追求和人生思考,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不亚于80后,而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更多地选择在移动端展示他们的文学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我们的数据中,使用汤圆进行创作的作者用户数90%是90后的用户,其中00后占到20%左右,直接用手机进行创作发布的章节占88%。” 血酬(刘英)介绍说,对于年轻的创作者来说,移动创作工具的选择很重要,一是创作的便利性,保证随时随地都可以写,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场所也不再拘泥于家里,无论是公交车、教室、宿舍,还是旅途中都可以创作。二是操作流程的简单度,最好是打开就能用,只一步就可以即时创作、云端存储,不用担心作品丢失。三是排版简单,图文并茂最好,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图片上传到自己的内容中,实现虚实结合、相得益彰,故事的表现力更强。四是适应短篇创作,每个章节一千字左右。
有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国内移动阅读市场覆盖人群达1.87亿人,而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8.6亿元人民币,可见,移动阅读已经成为全民阅读未来的新增长点。在此趋势下,对于年轻的创作者来说,无处不在、简洁明快、丰富多彩、短小精悍……这些符合移动用户阅读心态的典型创作方式,无疑会让他们成长快速,少走很多弯路。
第二,兴趣创作,至之所兴
“作为一个兴趣写作社区,我们汤圆对内容没有做刻意的引导,兴之所至,随笔而写,不管是什么类型,我们都欢迎,不管篇幅长短,都可以发表。”血酬(刘英)介绍说,在汤圆,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冲突……年轻人应当尽情地去尝试,没有所谓的“大众”、“小众”,年轻人的创新,可以有成千上万种可能,对这些“可能”的尝试会让他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发现惊喜、走得更远。
“我们尽力创造一种非商业化的草根氛围,避免形成经营垄断,希望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形成一个真正大众的创作平台。”血酬(刘英)说,汤圆创作是在移动端搭建的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文学创作平台,年轻人因兴趣在汤圆聚集,他们根据文学爱好找到自己的“文学同好”,形成自己的“文学社群”,每个社群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喜好、创作态度及创作风格,实现圈层化互动、在分享和交流中互利提升,而这个过程无疑充实而快乐的。
据悉,汤圆创作目前作品标签已达到45500万个,而惊悚悬疑、青春校园、耽美同人、古风言情等热门类别,集中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无疑成为网络文学市场甚至文化产业ip衍生开发的风向标。
第三,交互创作,新人成神
“对网络文学作者来说,所需的‘学习’能力之强,世所罕见,几乎每一位成神的作者,要么自身经历强大,自幼看闲书、家中有传承,要么是读遍网文千百遍,且边写边读,不亦乐乎,真靠天资吃饭,不读别人的书,不吸取别人的经验的反倒是凤毛麟角。”血酬(刘英)说,除了从兴趣出发以外,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互动交流,交流是一种学习。文学的表达,是一种极致的交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中国移动文学的塔尖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