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三弟赵王,便是那个力大无穷的李元霸,也不知道怎么打通了任督二脉,遂有无穷之劲力,
当年李元霸力举金狮上殿,隋炀帝御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四明山一战,一人击败十八路反王两万三千大军。扬州“反王夺魁大会”时,于天昌关杀死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紫金山一战,杀死宇文成都,匹马双锤面对一百八十五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一百八十五万军队杀得只剩六十五万。逼得李密献上玉玺,各路反王递上降表。
这等勇武无敌的大将军,却是一个头脑简单粗暴的家伙,可以说毫无智商情商可言,所以被他四弟李元吉随口挑拨,就举锤指天,被雷击而死。
而根据各路探马对封舟的描述,这家伙也是一个李元霸的人物,每战必先,一根长枪所击,横扫四荒八野,几乎是所向无敌。
所以短短数年,能够打下如此广袤的国土,建立如此稳固的统治。
只是他和自己结拜之后,张口气运,闭口地府神仙什么的,他还真以为自己是神仙了?
只怕手下人不断地吹捧,让他拎不清楚自己是谁了吧?
朕还是征召各路人才,发往西域,以同化大明,这才是正经事。
李世民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丝毫没有把封舟的话语放心上。
因此他很快悲催了。
因为身心放松,遂参与了泾河龙王被斩一案,以至于李世民自己食言而肥,没有救了泾河龙王,这龙王鄂弼砍了脑袋之后,魂魄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日日到皇宫中闹事,虽然有魏征和两门神站岗,但李世民病情逐渐加重,到了后来,已经有大行之期。
这一日,大唐皇宫中。一片愁云惨雾,李世民面色苍白。神情不振。恍似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半倚在龙床之上。龙床之侧。站着徐茂功、魏征、秦叔宝等文武心腹重臣。又有几个皇子跪在床前皇后嫔妃围绕身边。俱是神情哀伤。
李世民道:“朕自知时日无多。朕归天后。这大唐江山就交到太子中了。他年仅尚幼,见识浅薄,望各位爱卿多多扶持辅助于他。万辜负望。”
??????旁边众臣不叩首。徐茂功道:“陛下不过是偶染小恙。何出托孤之言?还望陛下好生将息龙体。不日然痊愈。”众臣唯唯'称是。唯独魏征不语。
李世民道:“朕自知之。无需多言。”便吩咐烧香汤以沐浴更衣。唯待时而已。这时魏征凑上前。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
李世民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珪。”李世民道:“崔珪是谁?”征云:“崔珪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李世民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
恰在此时,忽然有人急报:“大唐御弟、大明皇帝、成吉思汗封舟,前来拜见陛下,愿意与陛下共赴地府。”
李世民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前段时间刚结拜了义弟封舟,此时听闻他要与自己共赴地府,临死之际,还以为义弟要和自己一起赴死,心中感动,道:“何须如此,请成吉思汗回国,安心治理国家吧!”
言罢,瞑目而亡。那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及两班文武,俱举哀戴孝,又在白虎殿上,停着梓宫不题。
李世民魂魄离了体,昏昏沉沉,飘飘荡荡,正不知所致,忽然听见有人叫道:“大唐皇帝,往这里来,往这里来!”
???大唐皇帝闻言,抬头观看,果见一人在路旁,便问道:“你是何人?因甚事前来接拜?
????????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钰。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
????????李世民大喜
第616章 情义深重共赴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