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彻底拜服于诸葛兄弟的见识后,很快就重新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他答应过周瑜,要把他的信送到孙策处,这个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做人不能不讲信义嘛,诸葛瑾也乐于成人之美。
另一边,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份,诸葛亮在芜湖也还有最后一点私事要处理。
在出门去广陵之前,诸葛瑾难得又给二弟放了好几天假,让他什么公务都不用操心。
因为黄承彦一家,也刚刚被甘宁从柴桑接到了芜湖“游历”,黄家小娘当然也被带来了。诸葛亮这几天要招待客人,陪同黄承彦一家当“临时导游”,顺便,也要完成他和黄家小娘的纳彩手续。
汉代礼法还是比较严谨的,从诸葛家这种身份,纳彩到成亲最好控制在半年左右,不能太久,否则有点僭越。
诸葛瑾既然想好了让二弟明年十八岁成亲,现在已经七月份了,下半年了,刚好是个纳彩的好时机。诸葛亮此番再去广陵,不知道要在那儿待几个月,可不能耽误了。
诸葛亮七月初定亲旅游假的时间,刚好够鲁肃去秣陵送信打个来回,两不耽误。
七月初二,拜见诸葛瑾后第二天,鲁肃就收拾好行装,从芜湖北上,一叶扁舟缓缓而行。
听了关羽的感慨,鲁肃对于诸葛瑾的仗义程度,也有了更深更生动的了解,同时也更好奇当初刘备借兵帮诸葛家救叔父的始末。
短短一天航行,便抵达了牛渚,还被周泰的江防巡逻船队拦截检查。鲁肃拿出周瑜的信物封印,周泰也不认识,不敢细看,便分了一艘走舸,一路护送鲁肃继续北上。
“孔明!二弟!豫章、丹阳近况,我已知晓了,平定祖郎,拿下芜湖,击退刘勋,可喜可贺啊!子龙和益德,在盱眙也多次击退纪灵。
另一边,孙策看他答应得痛快,就先把鲁肃晾在^_^信。看到后面,才注意到周瑜信中极力推荐鲁肃有大才,见识不凡,还说自己举荐鲁肃,完全出于公心,并非为了报恩。
鲁肃原本还担心过这个问题,怕诸葛瑾见他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就突然翻脸不要脸了,现在看来这纯属多余担心。
船队一路航行,因为是傍晚启航,所以抵达牛渚时是半夜,长江非常宽阔,关羽尽量靠着北岸航行,没有跟孙策水军有任何交集。
纪灵如今进兵逾月,已然疲敝,看来我军彻底迫退袁术,已指日可待!我见前方防御巩固,才抽身回广陵。”
“在下自当为将军转达,促成公瑾早下决断。”鲁肃一一应允,同时也顺便观察了一下孙策。
“子敬先生是吧?来来来,备读书少,虽忝居高位,每觉力不从心,先生必有教我。不过今日舟车劳顿,且请先好生歇息,备已吩咐备下酒宴。”
孙策连忙又换了个礼贤下士的表情,多关心了鲁肃几句,还问起他族人家眷可曾安顿好。
当然了,前面也说了,这种“和睦”是有保质期限的,一年以后就不知道了。
鲁肃只以“族人中多老弱,不堪颠簸,故而缓行,尚未抵达丹阳。自己身负使命,日夜疾行,因此先到”应对。
不过鲁肃如今心中已另有盘算,倒是不会再因周瑜一面之词的推崇,便妄下定论了。
“此前我对袁贼称帝之事、态度确实暧昧不明,倒是让公瑾难做了。你叫鲁肃鲁子敬对吧?子敬,实在有劳你身犯险境、为公瑾带此书信。
诸葛瑾也又作书信一封,由二弟届时转交刘备,还给诸葛亮准备了几个卷轴——但这次的并不是学习资料,只是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工具书。
鲁肃表情严肃,拱手道:“君子视事,慎始慎终,公瑾以重任托我,我自当谨慎从事。若旁人不明地理,不熟居巢、濡须近况,回书时为袁贼巡视将校所获,岂不是害了公瑾?
要不是子瑜不嫌弃他地盘潦倒,还肯出谋划策,恐怕征南将军如今已是漂泊无依了吧?”
考虑到鲁肃也确实才刚到,孙策果然不疑有他,但又改口挽留:“既是如此,先生可在秣陵安心歇住,静候眷属,安顿家务。给公瑾之回信,我写好后,另托他人带回也可,不至于误了先生家事。”
刘备看了一眼
第112章 三顾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