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相面如土色,摘下官帽,磕头谢罪,表示自己乃是宰辅,罪过都是自己的,恳请皇帝降罪。
皇帝深知,范相与太后乃是一体的,就算自己责罚,将他免职,太后那关也过不去。
范相所谓引咎辞职,只是风凉话。
皇帝真的被杜预这首诗感动?如此爱民如子?
并不是。
他只是借题发挥。
你看,你范相在外朝,太后把持内朝,将朕这李家天下治理的如何?
你吹嘘震天响,脸却被杜预打得啪啪作响。
一首【悯农】,传唱天下,我大唐丢人啊!
我这皇帝不合格,但真正原因是我没有实际权力。
你这宰辅不合格,是不是该滚蛋下台?
皇帝借题发挥,越发来劲。
“既然朕减轻不了赋税,也帮不了百姓种地,更阻止不了百姓饿死,朕还不能成全杜预帮助百姓读书的小小善念?”
“让百姓有个盼头,哪怕一丝一
毫的盼头,至少不会太过怨恨国家。”
“这【儒学】,乃是惠民善举,岂能不办?”
冷笑、轻蔑、反对百姓受教育的大唐士族,深深震惊了。
杜预这首诗,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在空中呈现出十足的画面感。
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辞藻华美的名篇相比,其实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
因它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慨,还有对生民的同情悲悯。正如它的题目【悯农】,天生就是悲悯百姓、垂怜生民的。
滁州百万百姓,沉浸在这传天下诗深深冲击和震撼中。
“呜呜呜···”一个百姓哭了起来。
“我等百姓,真是太苦了。”
“粮食,都是我们种的,财富都是我们创造的。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只能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
“唉,一声长叹啊。”
滁州士族,纷纷低头。
但依旧不服,不满。
这无关人性,只是利益。
他们把持知识、垄断朝堂的利益太大,哪怕杜预诗词再感人,也不可能作出让步。
一个人却挺身而出,大声道:“我琅琊王家,支持杜解元这次提议,支持兴办儒学私塾!”
滁州士族,人人愕然,抬头看向此人。
这是谁?
琅琊王家,王阳!
竟然是王异改扮的王阳。
他挺身而出,大声道:“我代表琅琊王家,捐赠十万两白银,
百万石粮食,支持杜解元在滁州兴办儒学小学堂,向滁州普通百姓子弟,传授基本蒙学知识。”
滁州百姓,感激涕零。而滁州士族,人人震惊。
“怎么会?王家居然带头支持了?”
“王阳公子,怎么会支持起这些泥腿子?”
“琅琊王家都表态了,我们怎么办?”
“没办法,王家是南方第一士族,还代表了太后的意思。我们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士族看到王异出面,觉得大势已去,纷纷点头,有气无力跟随。
“我陆家也愿意支援白银一万两。”
“我梁家乐捐两万。”
“我代表范家商行,乐捐八千两。”
虽然士族们依旧满心不乐意,暗中抵触,但在王异代表王家明确态度后,他们也只好跟随,总是不再明面反对。
而田洪凤早已被杜预【悯农】感动地热泪盈眶。
他本就是贫寒出身,怜爱百姓,很是仁慈,推崇仁政。
看到杜预诗成传天下,【悯农】将百姓的悲惨、可怜描绘淋漓尽致,田洪凤内心的柔软,被狠狠激发了。
他慨然道:“杜预这首【悯农】,做得好啊。又一首诗成传天下,代表我大唐文人的风骨与仁善。如此面向百姓的私塾,乃是大好的文事、善事,我身为滁州学政
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