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两点十分,夏季的夜晚覆盖在漫长的苏德边境上,布格河两岸依然是一片漆黑。
布格河西岸星罗棋布的灌木丛和小树林里,昆虫发出的各种鸣叫和青蛙发出的呱呱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共同编织成一曲充满自然气息的“森林狂想曲”。
“森林狂想曲”的音乐声中,隐藏着钢铁的碰撞声。
德国陆军中,参加第一波进攻的突击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护,悄悄靠近布格河。
行动中,他们身上的水壶、防毒面具袋等装备轻轻碰撞,打破沉寂的夜色,幸好有“森林狂想曲”的掩护,才没有引起对面苏军的注意。
两点三十分,所有部队全部进入预定的出发阵地,各个集团军群的司令、集团军的司令们也进入各自的野战指挥所。
夜色中,德国陆军的行动格外小心,德国空军的行动也出奇的谨慎,并没有因为天空还没有放亮就粗心大意。
经过周密的计划,德国空军对苏联空军的打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小规模突袭,第二步是大规模强袭。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空军的行动暴露德军的作战意图,打乱陆军偷袭布格河上各个渡口和桥梁的计划。
德国东普鲁士境内,第一航空队精心挑选了六十个精英机组,这些机组都是精通仪表飞行的高手。
而在波兰总督府境内,第二航空队选出的是九十个机组。
这些机组以三架为一队在机场上空集结,随后按照预定的路线飞向东方。
越过隐藏着无数德军的布格河西岸。越过苏德边境线。德国空军的老鸟们驾驶飞机。沿着精心挑选的路线,以最大临界高度飞向苏联腹地。
他们的正下方,无尽夜色笼罩的大地上,是荒无人烟的沼泽和密集的丛林。
苏联空军甚至是苏联总参谋部都不知道,利用突袭将敌人的飞机消灭在地面上,是德国空军最常用的战术,在波兰战役时是这样,在法国战役时是这样。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同样是这样。
波兰人没有抵挡住德国空军对机场的突袭,法国人也没有,苏联人同样没有成功。
虽然已经接到上级下达的战备命令,但是苏军内地各个机场上,执勤的苏军士兵们听到天际的发动机轰鸣声时,并没有太将这些轰鸣声当回事。
对这些来自德国的空中朋友,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最近的一个月,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半月,只要天气正常,德国空军的的各种侦察机就会飞到苏联腹地进行侦查。
这些德国飞机胆小的很。也狡猾的很,他们忠实地执行自己侦察机的任务。一旦发现有苏军飞机升空,便利用速度上的优势掉头逃走,坚决拒绝与苏军战斗机作战。
甩掉苏军战斗机后,他们又会换个方向重新开展侦察任务,直到油料用尽才返航。
之前的一个多月,苏德边境上空,两国空军就是在这种追追逃逃、捉迷藏式的战斗中度过的。
一个多月的磨练,苏联空军的地勤人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虽然光线不足,看不到敌机有多少,但是从发动机声音大小上判断,德军飞机的数量不会很多,数量是两到四架不等。
他们以特有的俄罗斯式的懒惰,没有拉响防空警报,只是带着充满睡意的双眼,懒洋洋地通知战备执勤的飞行员。
“嗨,维克多,很抱歉打扰你的休息,德国人的臭虫和蟑螂又来了,我需要你们赶走他们。”
而在某些机场,地面警戒人员甚至没有通知执勤的飞行员。
说不定这些德国飞机和以前一样,只是路过这里,没有必要弄得大家神经紧张。
这种惯性思维与一时的懒惰,为苏联空军招来了灭顶之灾。
一个多月的侦察,德国空军对苏军的各个机场位置已经了如指掌,各个攻击小队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他们的目标。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德军飞行员飞到苏军机场上空时,惊讶地发现,苏军的战机不分老旧不分型号,竟然整整齐齐地停放在机场上,犹如参加阅兵式一般整齐。
机场上的飞机少的也有
第380章 空中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