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位于苏州城外,太湖之滨,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至前朝贞观年间,因名僧寒山之故,改命寒山寺。
一大清早,司空湛就启程,走在去往寒山寺的路上,到达山脚下,见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亦有不少文人书生夹杂其中。
善男信女自是拜寒山、拾得,文人书生想来多是被一首《枫桥夜泊》吸引而来。
司空湛闲情逸致,跟着人群,慢慢拾阶而上。
寒山、拾得,民间相传两人为和合二仙,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
关于这两人,有很多小故事流传下来,其中,流传有一则流传最广。
相传前朝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
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
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
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
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知己,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
如今,不管是人们婚嫁用,或是过节,都会供奉二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
因此,寒山寺的香火,向来鼎盛不衰。
终南山,全真教。
练功场上,三个年轻人正在一本一眼的修炼基础剑法,其中两个便是俗家弟子叶天、张书豪。另一人叫侯信,从小就特别崇拜王重阳,很期望拜在全真教门下学一身本领,四年多前,他就对西毒一伙袭击全真教不满,事后大为幸灾乐祸。
因为当时全真教不曾招徒,无奈之下,他只好在他爹的联系下,暂时跟着县城的镖局,在李镖师的手下干活。
之后,他押镖回来,得知全真教开始收徒,便义无反顾的辞别镖局,上了全真教拜师学艺。
马钰念他根骨不错,便收作俗家弟子。
侯信跟张书豪、叶天的情况类似,都会些三脚猫的功夫,懂得几句行气吐纳的粗浅口诀。和前两人的待遇一样,马钰直接传授他全真心法中最为基础的吐纳行气的口诀,等两人完成蓄气养气,才会传授进一步的全真大道歌诀。
这三人本都有点根基,另当别论。
场中,其余都是些小道童,年龄有大有小,大不过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小则七八岁的稚童。
最大的是王处一的弟子赵志敬,然后是丘处机的大弟子尹志平,还有丘处机的二弟子李志常,郝大通新收的弟子张志仙,刘处玄的弟子崔志方。
谭处端的运气不太好,至今没有收到一个看得上眼的徒弟,而孙不二只想收女子弟,要求又高,结果……
这些小道童年龄还小,没有武学根基,还没资格练全真教的真正武功,只好都乖乖的在原地扎马,培养气感,一双双羡慕的眼神直往那三人瞟去。
马钰立在大殿外,脸色平静,望着场下的一干三代弟子,实则是监督,三个俗家弟子还好说,颇有毅力,但几个孩子好动、好玩,不在场看着,一准偷
第八十五章 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