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回到宗房后,先是去见了婆婆沈氏,把六房一行的种种细节都告诉了她。
沈氏听完后,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那你觉得,你二弟妹的说辞,永嘉侯夫人是否已经信了?”
冯氏愣了一愣,有些不明白婆婆的意思:“三婶不曾明说,倒是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只是……媳妇儿觉得三姐儿可能不大相信。二弟妹说起小二房的书信中所说的话时,她一句一句驳回去,眼里还带着讽意。”
沈氏低头想了想,道:“不管怎么说,六房没再追究就好了。信不信的也不打紧,看起来如今六房那边已经把这笔账记到小二房那边去了,你二弟二弟妹也算是洗白了自己。”
冯氏微微皱起眉头,不大赞成婆婆的话:“可是太太,六房即使把账算到了小二房头上去,也未必就对二弟二弟妹全无芥蒂了吧?不管小二房的婶娘在书信里说了什么,她到底不曾明言,叫二弟二弟妹将小三房赶出六房的祖宅。二弟和二弟妹是擅作主张,这个责任是洗脱不掉的。即使三叔三婶一时间气恼小二房,忘了这一层,过后也会想起来。”
沈氏淡淡地道:“六房自家内斗,与我们宗房有何相干呢?你二弟二弟妹犯了错,自然是要赔罪的。我只求六房不要记恨宗房,也就够了。兴许你三叔三婶难免会有些许迁怒,但明面上却不会做什么。全族上下都还看着呢。六房长年住在京城,素来不插手族务,只要撑过这几个月,等他们回去了,也就无事了。”
冯氏哑然,心里虽然不同意婆婆的想法,但又没法反驳,只能默默闭嘴。
回到房间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秦克良,有些难过地道:“虽然二弟妹是我们自家人,但我看着她的言行,脸上也臊得慌。昨夜的事,是非曲直是明明白白的,二弟也是受了二弟妹的连累。二弟妹若真心认错赔礼,也就罢了,得罪了人还要推到旁人身上去,未免太小看了人,真以为自己能骗到所有人么?只是太太似乎无意教训她,一心只想着六房别记恨宗房就好。”
秦克良低声咳嗽几下,才有些虚弱地道:“母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六房的内务,与我们宗房有何相干呢?况且六房这一支素来都在京城过活,又是位高权重的,咱们想管也管不上,只要维持住明面上的关系就好,旁的就不必理会了。论理,小长房那位承恩侯,行事也不是十分公道,待族里也冷淡;小二房那几位,也就不必提了;小三房这位三叔,一走三十年,这才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性情,我们只管敬着就是。若是日后处得来,那就多来往些,也不打紧,但不必掺和他们六房的内务。二弟太过莽撞,我们不可犯了同样的错。”
冯氏不明白丈夫的用意:“为什么呢?二弟二弟妹如今明摆着得罪了三叔三婶,我们不是正该多与三叔三婶来往才是么?我看三婶的性情很是率直,待人也和气,倒比小长房与小二房的几位女眷好相处些。”
秦克良微微一笑:“二弟二弟妹是心急着想要坐正宗子之位,方才想要谋求外援。薛家的份量还是轻了些,况且薛家虽然为我们秦氏一族带来了些许实惠,但他家的底气是从我们秦家的侯爷而来的。说白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二弟和二弟妹才会心急着想要搭上小二房,甚至愿意为了讨好小二房,不惜冒开罪小三房的风险。可惜这一回,他们是做错了。”
冯氏问:“大爷难道就不需要结交外援?若是能有一位在族中说得上话的长辈支持你,你也不至于象如今这般艰难了……”
秦克良咳了几声,喘了一会儿气,才继续道:“我也说不上有多艰难,一切艰难都是因为我的病情而来。若我的病好不了,那便是有强援在外,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若我的病能好起来,没有强援也无妨。”
他看向妻子,笑了一笑:“秦氏一族,就数六房最显赫,而六房中最显赫的两家侯府里,承恩侯不管事,承恩侯夫人与永嘉侯都是持正之人,最重规矩礼数。我是宗房嫡长子,本就是明正言顺的宗子。若我撑不下去,那自然一切休提。但只要我不出事,那两位长辈只会支持我,绝不会赞同二弟对我取而代之。因此,我们不必去结交什么强援,我只要活着,便会有强援支持我。”
这番话令冯氏心下酸涩不已。她哽咽着对丈夫道:“大爷,你一定会无事的……”
第三十章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