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银白房间中,正在进行第三期清算,这是第三次做清算了,所以冷弈也开始熟悉起来。
第三期中32个英灵所在的16个阵营之中,波里斯失去了蝉联2届得分最高的荣誉,波特卢终于从第二、并列第一,到无可争议的第一。
英灵转世以前,波特卢爆发过两场战争,一场是联合乌尔奇大获全胜、把迈席卡打成狗的“第三次教化区战争”(1613年——1621年),另一场则是由于急于干涉乌尔奇,不得不中途服软放弃的苏巴克战争(1632年——1639年)。
虽然这两场战争并不是每场都获得胜利,但是波特卢成功的让腾龙均势扭转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为英灵在第三期发动的战争奠定了基础。
“腾龙均势”这个概念,最早出自遥远的波旁霸主时代。在波旁纵横三海的时代,对于印哥纳,波旁扶持西部割据与波旁侨民来制衡;对于迈席卡,波旁将迈拉米沦为自己的教化区,确保了沿海之地,并在迈席卡沿海设立了无数租界。
这么做以后,波旁飞扬跋扈,印哥纳与迈席卡稍有违逆,波旁就发动“惩戒战争”收拾他们。之所以印哥纳与迈席卡还存在,并不是波旁没有能力消灭他们,而是因为波旁的目的是通过商贸赚钱而非吞并领土。
波旁衰弱以后,身为波旁遗产最大继承者的波里斯,继承了波旁的“腾龙均势”理念,他们试图创造一个印哥纳、印安地、西部割据、波特卢、迈席卡有序并存的均势局面,谁也无法吞并谁,这样谁都无法对波里斯造成威胁,也能让波里斯像波旁一样贸易。
在“腾龙均势”理念的指引下,波里斯费尽心思牵头组建了各种眼花缭乱的共同防御条约,确保让腾龙西岸能维持五国(含势力)共存的局面。
在维持了“腾龙均势”以后,波里斯将注意力转回波旁岛与埃多楠半岛,结果就那些年一放松,“腾龙均势”居然就开始不稳,西岸五国又开始跳。
波里斯认为,西岸五国之所以这么跳,全是因为波特卢过于强大、充满扩张欲望的原因,只要把波特卢打散拆分,不但解决了强国的隐患,还又能维持“腾龙均势”。
于是格罗斯生活时代的“波旁岛战争”就这么爆发,结果也在“术士黎明”中讲述过了,波里斯虽然解决了波旁,但是没能解决波特卢,波特卢就这么活蹦乱跳下去,还解决了印哥纳。
然后是1622年的厄波斯事件,波里斯被下达《厄波斯禁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对腾龙大陆出兵,这就让波里斯在腾龙大陆的影响力暴跌至零,毕竟这个时代,只有能出兵才有话语权。
波里斯都无法干涉腾龙大陆了,“腾龙均势”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于是波特卢从波里斯手里接过交接棒,开始进行波特卢的“腾龙均势”。
波旁与波里斯都是波旁岛国家,他们的“腾龙均势”自然只是满足于维持腾龙大陆稳定,而身为腾龙大陆国家的波特卢,他所要创造的“腾龙均势”,是要在稳定边界的同时,让波特卢得以扩张。
毕竟,波特卢是位于腾龙大陆中间的国家,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南北夹攻,而偏偏波特卢与南北两国的关系都不咋样,后来迈席卡就是这么狗带的。
因此为了防止被南北夹攻分身乏术,波特卢采取的“腾龙均势”是稳定北方,扩张南方。毕竟北方是印哥纳的核心地区,波旁人很少踏入那片土地,而南方迈席卡的国土上,有着星罗棋布的波旁租界,不至于一头雾水。
所以对于印哥纳地域,波旁联合印安地、西部割据瓜分了印哥纳,不惜让出自己的边境卫所,与印安地的特爱维西核心(即原来的西部割据)组成自治的来德禄特权二区,又通过“苏巴克战争”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调整。
通过这些努力,波特卢成功营造了来德禄特权区与印安地分裂对峙的印哥纳地域,让这两个势力互相敌对,从而需要波特卢的保证,确保了自己北域的安全,让波特卢得以将军队调往南方。
波特卢的南方只有一个邻国,迈席卡,而时机很快到来。
1633年时,乌尔奇爆发了“第二次三领主战争”,给波特卢带来可乘之机,不过波特卢先等待迈席卡下场。
要说明一点,乌尔奇在1401年结束乱世以后,是
第四百零八章:第三期清算(上)波特卢的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