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明在哪里?那里就是最好的土地。】
【当大家都在调侃,隔壁的阿三在煲汤。说我国的地理位置是老祖宗严选的时候。】
【我想你不知道的是,你的一句老祖宗严选,否定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我们的富饶,可从来都不是因为老祖宗选的地方好,而是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一直在拼命的治理。】
【遇到天灾时,他们想到的从来都不是迁徙逃离,而是如何克服和治理。为了解决干旱,他们修建了郑国渠,自此便有了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为了解决岷江水患,他们修建了都江堰,自此便有了富饶的天府之国。
曾经饱受洪涝灾害的黄河中下游,如今也变成了富饶的粮仓。满是湿地的云梦泽,被改造成鱼米之乡。满是瘴气的雨林,也变成江南水乡。
就连曾经被称为荒漠的塞罕坝,现在也成为了世界的氧库。】
【这片土地从来都不是因为他生来就富饶,而是我们一代一代人辛勤灌溉来的,先辈们看重的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子孙万代的福祉,我想老祖宗们的想法就是,功可以不在当代,但利必须要在千秋。】
“郑国渠,都江堰”秦始皇默默的念着这两个名字。“好一个功可以不在当代,但利必须要在千秋。”
正在修建郑国渠和都江堰的老百姓们,听到肥沃的八百里秦川和富饶的天府之国。开玩笑,休息?休息什么?你懂沃土的含金量吗!
这会天不还没黑嘛,不还能看见嘛,那你还休息,前两天肉白吃了。我现在有的是力气。
没一会施工地来了不少人,大家光着膀子卖力的干着。只要我们早一天完成,以后我们吃饭就有保障了呀。人呀,只要有盼头,就能产生无限的力量。
打开评论区
(其实视频里有一句说的很对。江南不是一直那么富庶的,很早以前江南是罪人流放之地。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让江南变成了鱼米之乡。查一查五胡乱华前人口分布就知道了。五胡乱华期间大量人口逃到江南,加速了江南的发展。为什么当初都叫逐鹿“中原”而不是逐鹿“江南”。)
(古代最富庶的是河南一带,中原才是中心,川渝和江南一带都是发配流放之地。)
(江南的开发还是宋朝时期,宋朝被外族打到南迁,经济中心也随着南迁,古代经济中心都是围绕着朝都发展的。)
宋朝以前,不是,这个宋朝这么拉的吗?被外族打倒南迁。赵匡胤看着眼前的儿子们,默默的拿起了一根棍子,场面一度父慈子孝。身边侍奉的人赶紧都退出了帐篷。“这皇家的事,看不得,听不得啊。”
(巴山楚水凄凉地呀!)
(都说南蛮北夷,你猜三国时候的诸葛亮为什么要平南蛮?捂脸)
(所以古代都是往北充军守边,往南流放开垦。)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江南千里无人烟的。唐朝之后,江南成为产粮大地。宋朝之后的江南才完全变成了经济中心。)
(但凡去查查呢?苏轼被贬了大半辈子,哪是流放之地,他可不最知道了。捂脸捂脸)
苏轼,手里的荔枝不香了。不是我竟然是以被贬留名的嘛。看着身边人震惊的眼神。苏轼,不是,听我解释,这个,你要信我,我没,算了,放弃抵抗。嗯,荔枝真好吃。“唉,可真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啊。”
苏辙,不是哥,我刚求了旨意让你回来,你这到底被贬了多少次啊,想想自家哥哥,苏辙叹了口气,自家亲哥啊。你可悠着点吧!你这贬的都能在史上留名了。
(所以先辈们的努力成果已经看出来了,现在提到江南几乎没人记得他曾经是流放之地了。)
(我的老家开封兰考曾经也是大荒的盐碱地,种什么死什么,直到焦裕禄他老人家出现,带领群众治理土地。
我奶奶现在提到教育路还是会流眼泪,特别感激他
第12章 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