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大夫渤海鲍宣上书说,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笔砚阁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说妨贤人之路,浊乱天下,奢泰无度。穷困百姓。因此日食将有十次,彗星四起。危亡之徵,是陛下所亲见。如今为什么反复超过从前呢?今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是一亡。县官重责更赋租税,是二亡。贪吏并公受取不已,是三亡。豪强大姓,蠡食无厌,是四亡。苛吏徭役,失农桑时,是五亡。部落鼓鸣,以为盗贼,男女遮列而追,是六亡。盗贼劫掠,取民财物,是七亡。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是一死。治狱深刻,是二死。冤陷无辜,是三死。盗贼横发,是四死。冤仇相残,是五死。岁恶饥饿,是六死。时气疾疫,是七死。民有七亡而无一得,希望国家安宁实在太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希望刑措不用,实在太难。这难道不是公卿守相贪残成化所致吗?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将恻隐之心加于细民,从而帮助陛下教化天下的?他们的志向在于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他们以为如臣之类为愚。陛下提拔臣处高位,实在是希望能够对国家有毫毛之益。岂是徒使臣美食大官,独处高位而无作为的呢?天下,乃是皇天之天下,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之民。应该平等对待天下子民。与尸鸠之诗相符。今贫民菜食不厌,衣服破弊,父子夫妇,不能相保。实在令人鼻酸。陛下若不相救,将让他们何处安身立命呢?为什么独养外亲及幸臣董贤,多赏赐及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弃肉。苍头庐儿,皆因之致富。这一切可并非天意。及汝昌侯傅商无功而封的事都是一样。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是天下之官爵。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却希望天悦民服,岂不是太难了?方阳侯孙宠,宜陵侯息夫躬,诡辩足以服众,其强横可以独立,是奸人之中的雄长。他们惑乱世人尤为厉害。应该寻找机会罢退他们。外亲幼童未通经术者,应该令他们选择师傅,学习经术。赶快召徵故大司马傅喜总领外亲。故大司空何武,师丹,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他们的经学皆超过博士,而且他们的职位都经历过三公。龚胜为司直,郡国因为他守正不阿,都谨慎选举,因此对他可大加委用。陛下以前因为小不忍黜退何武等人,海内失望。陛下能够容忍那么多没有功德的人,难道就不能容忍何武等人的忠直吗?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能够自专快意而已。
鲍宣言语虽然刻切,但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优容之。并不怪罪。
匈奴单于上书,愿意朝会五年。当时皇上身被重疾,有人说匈奴从上游来,是为了厌胜人主,自黄龙竟宁时,只要单于朝会中国,就会有大的变故发生。皇上因此感到为难。于是就向公卿询问。大多数人也都以为虚费府帑,可以暂且不要答应。匈奴使者辞去未发,黄门郎上书进谏说:臣听说六经谈论治国,贵于未乱,兵家制胜之道,贵于未战。两者都很精妙。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推辞,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就会有嫌隙了。匈奴本是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的蛮夷之邦。不能和他产生嫌隙那是必须的。臣不敢说远的,就说说自秦以来的事实。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他虽然不敢窥西河,秦也只好筑长城为界以阻挡他。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时高祖手下能臣济济,最后所以脱困,也是用了见不得人的小计。高后时,匈奴悖慢,大臣也只好为书顺词以答,然后才得以解困。及孝文时,匈奴侵暴北边,候骑竟至雍甘泉,京师大震,发三将军屯棘门,细柳,霸上,以备之。数月才罢军。孝武即位,设马邑之防,欲诱匈奴,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何况单于之面?其后为了江山社稷,规划万载长策,于是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窴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虏明王贵人以百数。自此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却未肯称臣。前世之人岂是为了倾无量之费,役使无罪之人,在狼望山之北图一时之快呢?他们以为不一劳者不永逸,不暂费者不永宁。因此才使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口齿。虽如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壑。并不后悔。至本始之初,匈奴有野心,欲劫略
卷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