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江州与公益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牡丹》 宋、陈与义

    宋代诗人陈与义,生于北宋末年,长于南宋。祖居洛阳之地,奈何金兵入侵,洛阳失陷,无奈迁居至青墩。

    诗人望见南方绽放的牡丹花,思绪飘向故乡洛阳的牡丹盛景。

    他借咏牡丹之名,抒发对国家的深沉忧虑以及对故园的无尽思念。

    而此时此刻,大荒御兽宗众人在历经一个多月的航海之旅后,终于踏上了江州的土地。

    从他们登陆的海港出发,向北行进三天,便能抵达泰安城,再由泰安转道出山海关,进入林海道,便可抵达秦州。

    对于大荒御兽宗众人而言,游子归乡之情难以自抑,队伍中弥漫着急切、喜悦与忧愁交织的复杂情绪。

    然而,对于杨雪枫来说,这个世界依旧陌生。他更多的精力仍放在了解这个全新的世界上。

    江州,这个新到之地,与福州那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的浓厚商业氛围截然不同。

    整个江州给杨雪枫的第一印象是静逸与安详。

    这里深受龙虎山天师观道教思想的影响,江州之人皆秉持着天人合一、与万物为善的处世态度。

    道观中神像众多,百姓们态度平和,此乃江州独特的地域特色。

    “花间一壶酒,树下两棋叟。河边蓑笠翁,田间耕地牛。”这便是杨雪枫对江州的初印象。

    若说福州是热闹非凡的市集,那么江州无疑是宁静怡人的田园。

    整个江州的建筑,飞檐斗拱,处处散发着一种“仙气飘飘”的韵味,而这正是龙虎山天师观道家思想在生活中的生动体现。


    太平盛世之时,龙虎山的道士们归隐山林,潜心修行自身之道。

    每逢乱世,道士们便仗剑下山,扶危济困,斩妖除魔。此乃大唐十宗之天师观道士的处事原则。

    泰安城,作为江州的首府,乃是交通枢纽之地。自海岸登陆后,杨雪枫一行人乔装成商队,沿着官道一路行至泰安。

    随后,他们将从泰安转路向北,出山海关,踏上前往秦州的征程。

    杨雪枫等人刚踏入泰安城,便察觉到今日的泰安与往日有所不同。空气中多了几分紧张的气息,少了平日里的那份静逸。

    街道上,随处可见龙虎山的道士在向行人诉说着什么,看热闹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

    当他们来到中心广场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好家伙,这里聚集了足有几千人在围观。

    广场中心,一群大小道士伫立其中,中间一位八旬左右、鹤发童颜且长眉低垂的老道士,正在向众人说着什么。

    由于距离较远,杨雪枫他们听不清老道士的话语,只能听到围观之人“嗡嗡”的议论声。

    这时,大长老郑大洪和曹长老来到杨雪枫身边,说道:“宗主,这些都是龙虎山天师观的道士。您看中间正在说话的那位长眉老道士,他便是天师观的观主紫阳真人,有着圣阶实力。”

    杨雪枫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说道:“江州似乎出了什么事,派人去打探一下。”

    随后,杨雪枫一边走着,一边安排手下人去打探消息。

    队伍并未在广场停留,而是在城中包下了一处大车店暂时住下。

    幸好这里是泰安城,大车店的生意较为红火,规模较大,否则他们这四百多人的“商队”还真难以容纳。

    众人刚住下不久,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便回来了。

    原来,今年黄河凌汛,冰凌拥堵,最终冲毁了堤坝,引发了洪灾。江州境内河岸边的几个县城受灾严重,几十万人沦为灾民。

    而龙虎山的道士们正在城中募捐,筹集善款以赈灾。



第35章 江州与公益  
枫林暮雪推荐:  
随机推荐:  神话版三国  生生不灭  校花的贴身高手  网游之菜鸟很疯狂  带着农场混异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狼行天下之异世铲屎官"
360搜"狼行天下之异世铲屎官"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