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郭威是多虑了。
南唐,李建勋的预言成为了现实。李璟终日召集群臣辩论,不务实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南唐聚集的都是能言善辩之士。李璟重新启用魏岑,吏部郎中会稽人钟谟、尚书员外郎李德明就凭着能说善辩、聪明机警得到宠幸而参预国政。很多人凭借一言而兴,凭一言而杀。
户部员外郎范冲敏,为人廉正耿直,于是让天威都虞候王建封上书,一一指责这些人的错误,要求任用正人君子。
这是要整个否定李璟最得意的事情啊,所以借口王建封是武将,只掌管军队,不应干预国家政治。把王建封流放到池州,没有到达,在途中便被杀死;而范冲敏在街头被斩首示众。
当初李守贞反叛的时候,曾经派辩士朱元、李平前来请求出兵支援。
等到河中叛平。李璟就把两个人留在了金陵。任命朱元为驾部员外郎,李平为尚书员外郎。
反正在南唐,你能说会道,能写文章,能画画,能讲玄理。你就能升官就是了。至于能不能做事,都不重要。
很多与韩熙载一起投奔南唐的人间没有希望,纷纷辞官隐居。或者终日借酒浇愁。
如谏议大夫常梦锡,因为辨不过魏岑,政见不能得以实行。所以常年称病在家,终日饮酒,醉生梦死。
史虚白,齐鲁人,曾经劝李昪举兵平定中原,但李昪口里答应,就是没有动作。史虚白隐居庐山,李璟几次去请,但是史虚白一听朝中如此情形,怎么都不去。被迫去了,直接在大殿上喝醉撒尿。李璟不得已把他放回了庐山。
如此等等,数不胜数。
德明在龙兴寺,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南唐来人。
江陵确实发现了几个死去的密探,但是那都是不成事的。如果南唐真的要来联系,就凭吕岩他们几个就能挡得住吗?哪个国家没有几个奇人?
按说接连死人,南唐也应该有所反应啊。来荆南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四个。
只能说韩熙载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宋齐丘、魏岑那些人巴不得韩熙载死,怎么会想要保护?
而荆南外松内紧,明显会有所行动,绝不是表面的这种平和。
德明即使是小看高保融和孙光宪,也绝对不会小看李谷,他太知道李谷的才能了,而李谷在荆南整整待了一个多月。
德明心里感慨万千。
江陵,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荆南僧侣,原有七八万人,如今在籍者仅剩下七百八十六人。均是齐己一一考核,佛家三藏诸典,必定要通一部才能核发官碟。其余的人全部勒令还俗。
荆南僧侣以修习般若部、法华部、密教部居多,多读古经。而南唐和闽越多读净土部、禅宗部居多。这有明显的区别。
齐己在整理佛门医药的同时,也集中众多的禅师校核三藏经典。
德明则综合南北差异,一一校核。
齐己拖着病体,带着德明前去见高继冲,只为了将来将这些经典印刷成书。这大概就是齐己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德明内心焦灼,南唐大势已去,但是韩熙载等等这些老友的命运却是难测,李璟敢杀王建封和范仲敏,还有谁不敢杀的?
相对于南唐,荆南可能更加不堪,但是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带给人的是决然不同的两种精神面貌。
德明终于等来了南唐来人,但是显然不是朝廷派来的。
“剑浦陈陶求见。”
随着龙兴寺佛门药典的整理,在龙兴寺修行的禅师们都领到了一个小园,他们不种粮食,而种植各种草药。前来龙兴寺求医问药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求神拜佛的人也多。
龙兴寺没有了以前的繁华,但是更加清幽。禅师们的生活改善了很多,因为很多人求医药和香薰,自然多多少少总有一些施舍。在齐己的小园中,齐己和德明两个人共用一个书案,正在抄写楞严经。
陈陶,剑浦人,早年游学长安,屡考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因为好诗,兼通道家和佛家经典,尤其精通天文历象,所以自称为三教布衣。大约在昪元中南逃到了南唐,原本是要去见李昪的,但是当时正好宋齐丘正受宠,陈陶认为自己和宋齐丘的秉性合不来,无法共事。所以隐
第一百一十章 世上本无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