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数日,巴东郡送来军报,言说荆州刘表调集水军五万,西进屯兵巫山之东白帝城,似有沿江溯流而上之意。
刘璋听闻,惶恐不安,急招群臣计议。
赵韪出班言道:“主公勿忧,那荆州水军虽负盛名,然则溯流而上,失尽地利。我益州水军可居高临下,称势东进,屯兵朐(qu)忍,聚险而守,凉那刘表、蔡瑁纵有通天之能,何敢窥伺我益州半步耶?”
刘璋深以为然,谓众人道:“谁可领兵守朐忍?”
刘瑁早知这赵韪已经掌管益州半数将士,仍然身为城都都尉之职,极是不满。
然碍于庞羲掣肘,一时竟不得提拔。
刘瑁揣测,在这城都城中,赵韪实乃他最大威胁,早想伺机离去,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苦无借口。
此时换个思路,若是将这赵韪弄出城都,岂不是也会安全许多?
想到这里,刘瑁便起身言道:“主公,愚兄举荐一人,堪当重任!”
庞羲、赵韪一听,尽皆讶然。
尤其那赵韪,起身作色道:“如意公子,我益州人才济济,便是我赵韪帐下,也是武将如云,就不劳公子费心了吧?”
刘瑁笑道:“赵都尉莫非不想建功立业?”
赵韪一怔,反问道:“汝何意?”
刘瑁转身向刘璋再拜,道:“主公,荆州水军,天下无敌。瑁此次出使荆州,有幸亲临荆州水寨,目睹水上操练,军阵严整,威武雄壮,实非我益州可比也。对付此等强大之水军,纵然赵都尉手下战将如云,可有能挂帅领兵之将乎?以吾观之,为防不测,还是令赵都尉亲自引军前往,屯驻朐忍,方保万全。”
堂上众位文臣武将皆未想到,刘瑁推荐之人竟是赵韪。
那赵韪也是满脸诧异,笑道:“多谢如意公子看得起!若真是如此,韪定当不辞劳苦,肝脑涂地,报效主公!”
刘璋实难想到刘瑁会推荐赵韪,此时见他们一团和气,倒是高兴,当即言道:“吾兄所言极是,抗拒荆州之敌,非赵都尉不可!既如此,着即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统领我益州水军三万,外加步骑三万,屯兵朐忍,以据荆襄。”
赵韪因此升官,越过庞羲一头,自然高兴,当即领命。
他自然绕不过刘瑁,只得上前躬身施礼拜谢。
刘瑁面带微笑,一把握住赵韪之手,言道:“赵中郎不必多礼,你我皆是主公之臣,何分彼此?再说,我为主公和益州荐汝,乃出于公心,并无私意也,无需称谢。”
刘瑁越是客气,那赵韪越发蒙圈。
赵韪本是武将,暴虐霸道,直来直往,若论城府计谋,他连庞羲都赶不上,更不要说和他刘瑁相提并论了。
赵韪带领东山营军力三万,并提领巴郡水军三万,沿江而下,兵临朐忍,抗拒刘表而去。
七月朔,又有荆州军报,言说蔡瑁又增兵三万,已经出荆州,不日便可抵达白帝城。
刘璋得了消息,惶惶不可终日,再次聚集众位臣僚商议对策。
庞羲出班奏道:“主公,督义司马张鲁攻下汉中后,教化臣民,发展生产,兵精粮足,已聚集十万之众,可令其派兵南下,支援朐忍。”
刘璋皱眉道:“庞议郎以为可行?吾闻张鲁与别部司马张修攻取汉中,张修杀汉中太守苏固后,张鲁趁张修不备,攻而杀之,至此独领汉中,传播教法,大有与我城都分庭抗礼之势。如此令其出兵,怕其不会遵从吧?”
“主公勿忧,张鲁母卢氏、弟张征皆在城都。若张鲁拒不奉命,乃是忘恩背主,以其母弟胁迫之,不怕其不出兵相从。”庞羲谏道。
刘璋以为然,遂致书于张鲁。
刘瑁相信,张鲁断然不会出兵,而很可能刘璋会因此恼羞成怒,杀了张鲁母弟,但他等得便是此等良机,故而闭口不言。
果然,张鲁见书,愤而绝之,割使者左耳,并回书道:“刘璋小儿,汝胁迫我母亲幼弟,实乃寡恩少义、凶残暴虐之主也!鲁宁死不会向尔等刘氏屈服!”
遂自立汉中。
使者携书讨回城都,哭拜于刘璋面前。
饶是刘璋懦弱,此时也勃然大怒道:“张鲁无耻之徒,背主忘恩,世所不容也!
第72章 荀攸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