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媒体记者,追求新闻的新鲜度,新闻新闻,顾名思义,就是要新,必须是第一手的消息,才有价值。
可华夏女记者是更高一层的媒体记者,她并不急着追求新闻的速度,她看重的是新闻的质量。
她天生就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别的记者,在陈述韩医挑战中医这个事件,她却在追本溯源,查找许镐的爷爷,为什么至死都不忘叮嘱孙子要打败中医。
女记者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查阅了许多旧的文档和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
许镐的爷爷许崇光,当年也是韩国首屈一指的医者,也继承了医圣的名号,地位不比现在的许镐差。
他医术高明,心气更高,怀有大志,所以去了华夏,跑去和当初最有名的晚清名医李大椿切磋医术,结果落了个一败涂地,只能灰头灰脸的返回了韩国,终生不再踏入韩国的国土。
这件事被许崇光视为一生的耻辱,所以他到死也放不下,给许镐留下了打败中医的遗愿。
找到了这个劲爆的素材之后,华夏女记者才开始打开笔记本电脑,敲字写稿。
她用讥讽的词句,嘲笑了许崇光多年前的失败,佐证了韩国人不自量力的习性,由来已久。
又用了极具煽动性的言语,描述了金振恩的嚣张气焰,提起他多看不起中医,又狂言要让韩医取代中医,中医注定被淘汰。
女记者还配上了几张金振恩演讲的照片,选取的拍摄角度十分巧妙,让原本看上去一表人才的金振恩,看上去表情阴鸷,暴戾自大。
这还不止,她甚至巧妙的将这个挑战上升到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过往,呼吁华夏中医,一定要接受挑战,让韩医见识到中医的强大水平,再也不敢提出这种荒诞无稽的言论。
毫无疑问,金振恩的策略成功了,华夏女记者确实被激怒了,而她的反击方式,就是激起华夏中医乃至华夏人民的怒火,让他们迎接韩医的挑战。
文章的最后写道:韩医效仿古人,采用乘坐船只的方式登陆华夏国土,第一站便是山东半岛,山东名中医,便是华夏中医的第一道屏障,希望挑战结束之后,他们还能赶得上回去的船只。
这篇连夜赶好的稿子,很快就通过网络送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总部,领导人十分重视,选做了重点的头条,发到了各大地方媒体网站以及报社。
第二天,这条新闻吸引了将近两亿人的关注,华夏的各大媒体论坛,清一色都是关于这条新闻的留言,访问量比往常多了三倍不止。
留言的内容,虽是千奇百怪,总脱不开两个主题,一是韩医不自量力,而是中医必胜。
就连平日那些喜欢看韩剧,追韩星,吃炸鸡啤酒泡菜的韩粉,也转变了立场,支持华夏中医去打败韩医。
由此可见,当一件事情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大众就会众志成城,一致对外。
山东省内的名中医,也陷入了一个舆论的漩涡之中,不管在家里,门诊,还是餐厅,任何一个地点,都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鼓动他们要迎接韩医的挑战,一扬我华夏人民的国威。
到了这步田地,中医无法明哲保身,已是不由得不应战了,毕竟这个社会,遵守的本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铁则,任何的决策,都无法跟民意相悖。
华夏中华中医药协会,在中午十二点,通过官媒,正式宣布,欢迎韩医的到来,中医不惧任何挑战!
半个小时后,山东中医协会,宣布了接受韩医挑战的中医名单。
他们并没有对韩医引起重视,名单之中,医术大多数都是二流的水准,因为成名已久的一流中医,根本就不屑于与金振恩他们比试医术,认为胜之不武。
名单一出,华夏方面,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杀鸡用不着宰牛刀,区区韩医,本就是三流水准,又何必要委派一流的中医,让他们输得太难看?
医圣许镐,在韩国的名声是很大,可是华夏仅有极少数人晓得,至于金振恩,朴无邪等徒弟,别说在华夏了,甚至在韩国也是名声不显,再有许崇光多年前的惨败铺垫,所谓的医圣一门,在华夏人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跟韩国近些年的闹剧一脉相承。
群体性的行为,带有一种莫名的狂热和荣誉感,可以一个人的思
第七百六十章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