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诚点点头,知道孙正光在躲避,就郑重地说:
“那就请你们通知他参加下午2点半的协调会。最后,请政办黄元林主任亲自安排,今天下午的这次协调会,由县电视台《淮县新闻联播》做详细报道,特别是对于这个案件本身,县领导的态度、几个部门和单位的表态与举措、家属的要求,等等重点环节,电视新闻要报道得清楚明白,以后关于这个案件的协调、诉讼等,都要比照这个要求报道,以此促进工作、引导舆论。”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钟诚拿起电话拨通闻立中。那端,闻立中说:
“你好钟县长,我刚才去你那儿了,听说你在开会,我又回来了。”
钟诚说:
“我的会议结束了。这样,我想请你、林桐,利用今天上午接下来的这点儿时间碰个头怎么样?让林桐谈谈老柿树林福安的那个信访案件,正好是你包保的?”
“那肯定没问题,我马上就去你那儿。”
“然后,你把工作安排一下,我俩傍晚到老柿树村跑跑看看,有时间吗?”
“时间当然有了,傍晚去吗?”
“是的。傍晚找人方便些。另外,干脆你今天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都交给我算了,下午我有个会议,大约3点半结束。我们4点钟到县城街上转转,傍晚去老柿树村。”
“好的,没问题。”
春天的下午,阳光十分明媚,到处生机勃勃,淮县县城的大街上到处车来人往,显得有点拥挤、热闹。
随着人口和车辆逐年增加,街道并未延长加宽,县城的交通、经营秩序越发混乱,环境卫生越发脏乱。
在人流、车流的涌动之中,钟诚和闻立中坐着同一辆小车在穿行。
这是闻立中的小车,司机是武警大队的现役军人小王,东北人,车技是一流的。
原来,闻立中来县里后,县委招待所一时没有房间,县委办就把他的食宿暂时安顿在县武警大队的营房里,连公务用车也使用武警的,既方便、也安全。
钟诚刚才出发前,为了不惹眼,就没有带秘书程刚和司机小刘,坐了这个车。
两人在车上边走边聊,还指点着街道两边的楼宇和人流,对于这个他们已经开始为之兢兢业业工作的县城,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期待、焦虑、无限的爱恋……。
每天上班坐车走在大街上,钟诚都思虑万千,如何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把县城和乡村建设得更美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确实任重道远,每一个方面的事项认真地谋划、推进起来,都让人殚精竭虑、夜不安眠!
沿着最繁华的人民路走着,钟诚感慨地对闻立中说:
“立中啊,淮县虽然跟你们省城不能比,但也是车水马龙、购销两旺啊!”
闻立中不干了:
“哎,县长大人,怎么‘你们省城’,您老不是这省的人呀?”
钟诚并不认为自己失言,笑着说:
“别急,就是嘛,在省内这么说没啥,再说这也是现实啊!淮县别说跟省城、就是跟淮堤的管理水平也没有可比性,但是,没有可比性只是暂时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短板,也必有自己的优势。”
闻立中也笑着说:
“是啊!县城毕竟是县城,淮县县城是全国知名、全省人口最多县的县城,又是淮北平原上人口密度最大县的县城,应该走出自己的建设发展路子。”
钟诚对淮县的研究是做足了功课的,他接着说:
“我来淮县的前一天晚上,市委办的几位同事请我吃地摊,一位老同志家就是淮县的,他转述一位一位曾经担任过淮县主要负责同志的话说,到淮县工作,走进办公室都是信,走到街上都是人!”
闻立中有点好奇:
“此话怎讲?”
“这不很简单吗?当主要领导的吗,老百姓都想找你反映问题,每天投诉、举报信成堆;淮县是人口大县,街上自然到处都是人。这两句话咋听起来像笑话似的,其实从若干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淮县的社会政治现实。”
闻立中点了点头,说:
“我远远没有你对县情进入这么快、把握这么深刻,但我也一心想把工作干好,正在努力走
59、第14章 走过去、贴近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