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署少卿向皇帝禀报,截止六月底,龙汉元年上半年的海关关税也已经统计出来。+◆,
“上半年海关税有多少?”刘钧很有兴趣的问道。如今海贸繁荣,沿海各港都设有海关,海军也严查走私,因此敢走私偷税的虽然还有,可已经不多,大多数商人,都开始老实的报关纳税。
“上半年的各海关关税收入总额为两千二百三十七万块余。”海关署少卿杨勋没有如黄道周一样把零头也记报的清清楚楚,而是给了一个整数。
两千二百三十七万块银元。
虽然远不如黄道周一样动不动每项收支过亿,可两千多万块,也足以让皇帝兴奋了。这可不是海关关税,过去没有的税收,这是一项完全新增的收入,还不是固定收入,随着商贸的兴隆,只会越来越多。尤其今年最初的几个月,海关税收入还较少,而刘钧称帝后,海关税立马就大幅上涨了,明显过去海关损失了不少关税,落入了官员手中。
半年两千二百多万,一年就会有四千多万块。
这还仅是海关,另外内陆还有不少的关津,不过因为刘钧禁止重复收税,因此内陆的关税收入远不如海关,加起来都只有九百多万块。这些关税,名为常关税。
常关税不到海关税的一半,但也远超明代诸钞关一年几十万两的数字。汉帝国的常关税半年就九百多万块,一年能达一千多万近两千万,这是明代钞关税的七八十倍。
主要还是因为明代官绅勋戚等车船货物过关,都是免税造成的。
而龙汉朝常关税半年达到九百多万块,税率并不高,只是按百分之五征常关税。但各关钞已经没有人能免税,且新朝关税人员也没明代时那般**,因此税收增收了这么多。
常关和海关半年达到三千一百多万。非常让刘钧满意。
接着盐务署少卿也开始向皇帝禀奏盐务税收。
在龙汉朝,盐务划为两块,一块是朝廷监督管理衙门,一块则是运营部门。监管的是朝廷官员,而运营的则是皇帝私属。
到现在,盐务也和银行一样,属于皇帝私产,是皇帝承包,然后纳税。
因此盐这块收入,一块是皇帝私人。一块属于朝廷。皇帝收的是盐运销收益,朝廷得的是盐税收益。
“截止六月底,龙汉元年上半年,我们共销出食盐一千万担,每担售银四块,收入四千万块银元。其中盐税每石两块五,因此上半年盐税收入实为两千五百万块,产运销成本为每担一块,税后收益为五百万块。再扣除营业税和所得税、房产税等,税后净收益三百一十万余。”
“非常不错,半年盐税收益两千五百万块,还有其余各项税收一百八十余万。很好。”刘钧称赞道。
盐税过去一直是各朝财政收入的大头,因为人人都要吃盐,因此盐税实际相当于人头税。采之不竭的盐,被官府严格控制。成为极其贵重的必须消耗品。
盐的税收是成本的两三倍。
不过大明的盐务一直很**,虽然各种改革,可根除不了特权阶层。因此这改革也就治标不治本,最终朝廷能到手的盐税不过百余万两,少的可怜。相比起唐宋时盐税占据财政半边天的情况,那是远远不及。
只不过是造就了无数身家百万的大盐商。
百姓不但没得到半分利益,反而盐都吃不起,高价买来的都是些劣质盐。这也引得无数盐贩走私贩卖私盐,让地方治安更加混乱。
刘钧承包的盐运销,采用了全新的体系,把产、运、销分离,甚至只做批发商,允许且不限制的任由百姓商人购买批发,运到县里乡村贩卖。
他们产的盐质量更好,价格却比过去低,也打破了贩盐的门槛,再不必铤而走险的贩私盐。
如此一来,朝廷拿到了稳定的盐税,而刘钧的这个运销商团,也一样拿到了税后的足够利润。
半年税后三百余万块,完全足够支付采运销的成本,包括雇佣工人的薪水,还能有不下百万的收益。
刘钧赚了钱,朝廷得了税,百姓得了便宜优质的盐,商人得到了部份利润,还有许多百姓得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皆大欢喜,多赢的局面。
第520章 全球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