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
刘慧明发泄了一通,终于恢复了理智,在崇祯的朝堂上,不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人出来指责,就算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一样有人看不惯你,要弹劾你。墨子阁 m.mozige.com自从当上兵部尚书之后,他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局面,实在有些不堪重负了,终于逮着张缙彦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气出完了,人也冷静下来了,看着面面相觑的朝臣,刘慧明突然觉得有些怪怪的——他们怎么不喷自己啊?
一个中年官员代表众朝臣和崇祯发问了,“敢问大司马,何为红薯?”
看着群臣一脸迷茫的样子,刘慧明愕然道,“你们不知道红薯是什么吗?红薯就是甘薯啊,是从西洋传过来作物,南北皆可种植,而且产量极高,大明现在到处都是天灾,可以大力推广种红薯嘛。”
“甘薯,你说的可是甘薯?”工部尚书范景文终于开口道,“甘薯此物老夫倒是听说过,前大学士徐文定公给先帝上过一本《甘薯疏》,莫非说的就是此物?”
“啊,对,对,就是此物!”终于有人过来转移注意力了,刘慧明兴奋地道,“这甘薯来自新大陆南美洲,是西洋航海家哥伦布带回来的,后来又流传到了南洋,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此物喜温耐旱,因此要春夏之交种植,三个月就有收成,果实不可食用,根茎才能吃,味道是甜的,可以生吃,也可煮了吃、蒸了吃、炒了吃、晒干了炸了吃。不仅根可以吃,茎和叶也可以吃,如果能在全国推广种植,绝对可以缓解灾情。”
众人见他说得这么玄乎,一时也被唬住了。
还有在问哥伦布是谁,刘慧明没有理他。
崇祯问范景文道,“范卿,大明现在何处在种植这个甘薯,卿可知晓?”
范景文哑然,他真不知道。
大理寺少卿黄道周出班奏道,“陛下,臣家乡福建有人种植此物,臣还吃过。刘司马博闻强记,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大明若能广泛种植甘薯,于全国灾情有极大的助益。”
刘慧明见黄道周这么说,高兴得不得了,急忙问道,“黄少卿,西洋还有几种作物,一种叫玉米,一种叫土豆,都是产量很高的作物,不知福建有没有人在种植?”
朝臣们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纷纷问道,“玉米?土豆?这是何物?”
就连崇祯也忍不住问了一句,“刘卿说的可是实话?”
“自然是实话!”刘慧明解释道,“玉米和番薯一样都是春天种植,不同于番薯和土豆是藤蔓的,玉米像一颗树一样,有一人高,结的果实是黄橙橙的,因此叫玉米。”
见群臣不明白,刘慧明只得补充了一句,“陛下可否赐予纸笔,待臣画出来。”
王化民拿来纸笔,刘慧明简单地画出一株正在抽穗玉米,展示给众人看,“就是这样的,各位同僚可有人见过?”
一人站出来操着广东口音道,“陛下,臣识得此物。臣家乡有人种植此物,称为番麦,不知是否为大司马所说之物?”
“应该是吧。”刘慧明想了想,“不如就请这位大人为咱们介绍一番?”
崇祯也发言道,“梁爱卿,你就为众臣分说一二吧。”
原来此人名梁兆阳,现任翰林院编修,充定王的讲官。
梁兆阳行了一礼,当即朗声介绍起来,“诚如刘司马所言,这番麦确实源于西洋,植株高大,叶阔而长……”
群臣像听天书一样听梁兆阳侃侃而谈,刘慧明不时补充一二,众臣见他不仅精通兵事,筹饷也颇有办法,就连如此冷门的农学都很精通,不禁大为惊奇,一些人终于明白他为何升官如此之快了。
接着刘慧明又讲了土豆的习性,又有一个福建人出来翻译,众臣再次对刘慧明叹服不已,就连崇祯都成了刘慧明的粉丝。
刘慧明看着众臣,道,“关于土豆和玉米,我还要多说一句,玉米和土豆不仅可以在南方种植,在北方也可以种植,最北可以种到蒙古以北。咱们汉人之所以不能征服蒙古,就是因为那里不能种粮食,有了土豆,那里就会成为粮仓,蒙古鞑子就不是问题了。”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蒙古草原
第554章 不如回家卖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