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名震三晋灭奴寇
第二十二章崇祯之殇
崇祯帝藏在龙袍下的手握成拳头再松开,徐光启说的他又如何不明白,这也是为什么孙元化等三人回来以后,震怒的皇帝却没有将这三人直接扔到菜市口斩首的原因。
对于三人的忠义,哼,饱经沧桑的崇祯是不屑的,东林党以前又如何不忠义,东林阁臣刘鸿训,李标,兵部尚书王在晋几人被他视为肱股,刘鸿训更是被崇祯视为老师一样尊敬,满朝文武也大部都是东林党人,可时间久了,这些人尽然连皇帝发给京营的敕书都敢改,还说皇帝少冲(年纪小,不懂事,易冲动)不必事事都经过他,皇帝问谁改的,为什么敕书不一样,内阁还盖章,兵部有敕书原本,敕书不对,兵部为什么还颁行。而几个自诩忠义的大臣,就是不说,只是以文件太多,眼睛太花,一不小心没仔细看来塘塞敷衍崇祯帝,崇祯可是人精,干事又认真,怎么可能被这种鬼话忽悠过去,他转头看向天天给他讲君德和王道的老师刘鸿训,问道,为什么,对于崇祯的信任,刘老师只回了一句话:“老臣年纪大了,每天要处理上百份公文,难免有所忽略。”“忽略,刚好有人改了朕的敕书。”崇祯是知道刘鸿训是个办事很认真的人,怎么可能忽略。
“是。”刘鸿训在忠君和忠党面前,选择了后者。
崇祯帝当真是哀莫大于心死,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相信什么忠义。
崇祯帝绝对不是一个年少冲动的人,他很冷静,要是换个皇帝,估计会直接冲上去把刘鸿训身上的毛都拔光,让你们为老不尊,让你们践踏我的信任。现在流贼还没有强大起来,国事还没有烂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崇祯也还没有被大明这个烂摊子累到发疯的地步,所以他对于刘鸿训等这些大臣还是很文明的,根本没有想要杀掉他们,但赶回家去种地是免不了的。
徐光启以为崇祯将孙元化几人下了大狱,是准备干掉他们,其实他完全理解错了崇祯的意思,刘鸿训这么伤崇祯的心,他都没杀人,孙元化又没有欺骗他的感情,而且崇祯之所以任孙元化当登莱巡抚还是周延儒举荐的,他根本就没有见过孙元化这个人,更谈不上什么感情,即然没有感情,就谈不上伤心,顶多就是比较愤怒,所以他丫根就没想要杀掉孙元化几人。
不过刘鸿训改了敕书,但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可孙元化搞出的事可不小,要是就这么放了也是不行地,所以崇祯只好先将孙元化扔到牢里去抓跳蚤,等用得着的时侯就拿出用下,要是用不着,不好意思,那孙砖家下半辈子就只能和老鼠跳蚤研究打炮去了。
既然没想杀人,现在听徐光启简述了下几人的价值,也还是有些动摇。
上面的崇老大在思考利害,下面的温老二眼珠也是一通乱转,他在想怎么整人。
两年前,很有个性的蓟辽督师袁宗焕就是死在朝堂的大臣们手中,其中有两个人当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这两人对袁督师的完蛋应该负有主要责任,这两人现在就站在下面,他们就是首辅周延儒,和阁臣温体仁。那时候的他们还没有当上首辅和阁臣,那时候的他们还很单纯,但那时候的他们都很有野心,一个人的野心是宰执天下,另一个人的野心是宰(整)天下人。
而野心会让人变得不再单纯。
更可笑的是,袁督师从来就没有惹过这两个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两个人物,而老温和老周也丫根没把伟大的袁督师放在眼里,应该说他们的眼里放的从来都不是人,而是一个名额,一个进入内阁的名额,而要获得这个名额,就得踢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内阁辅臣钱龙锡,而要踢掉钱龙锡,就得借助一件事。
崇祯二年,鸡贼的后金扛把子皇太极举一国之力,不远跑路千里,率军绕道蒙古,破关而入,进入明朝腹心之地,最后还把北京城给围了,扬言要把城里的崇祯帝抓到沈阳去做男奴,让大盘子脸的后金女人虐个够。而这一切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一个人的完蛋,这个人叫毛文龙,他是个超级无赖,经常带领着一群无赖去骚扰后金国,而且这群无赖的构成非常复杂,有混不下去的蒙古人,不服后金统治的女真人(后金也是女真族),朝鲜人,还有小日本,正是由于这群人的复杂性,和对东三省地理的熟悉性,所以毛文龙带着无赖帮,经常上后金打闷棍
第二十二章 崇祯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