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专家,我们医院难呀.”
一边走,戴金红一边道:“我们医院的条件您也看到了,就我们江蓝县的情况,经济差,医疗差,现在整个医院几乎都是靠程院长和林院长撑着.”
“我们医院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收入低,待遇差,留不住人.”
戴金红道:“每年其实倒是有医学生来我们医院,不过大都是个过渡,没办法了,进了医院也是骑驴找马,稍微有点关系,就转走了.”
从医院走人,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不过程柏强并不愿意刁难人,有人要走,程柏强都会放人。
俗话说得好,家有梧桐凤自来,自家医院不行,留不住人,强行留下,其实也没什么用。
这几年要不是有林江宇,程柏强都快撑不下去了。
“我这一段时间也去过不少医院,很多医院的情况确实都比江蓝县中医医院的情况好.”
方彦笑着问程柏强:“程师伯,医院为什么不变革呢,就像其他县城的中医医院一样,要知道,别的情况都可以选择,唯独看病这个事,还真不能讨价还价.”
现在人对医院的怨念很大,都说医院是摇钱树,不应该挂什么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牌匾,反而应该挂什么生意兴隆。
当然,事实上也有不少医院并不把患者当成患者看待,而是当成客户。
甚至有医院公开开会的时候讨论的就是业绩,就是怎么留住患者,怎么让患者花钱。
还有人调侃,有的医生看人比销售看人都准,你有多少钱,能花多少钱,人家一眼都看明白了,不把你的腰包掏空,都显得这些年医白学了。
“小方你这是什么话”程柏强道:“当医生就是治病救人的,中医医院就是中医医院,怎么改,加设备,做检查,收各种费用,可那些东西对患者有什么作用”其实也有一些不懂行的,觉得把现在的化验单加进去没什么不好,中医水平不够,用化验单弥补嘛,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也是中医创新的一种,也算是与时俱进。
说这种话的要么就是不懂,要么就是故意的。
中医和西医的理念完全是不同的,一些化验单和检查可以借鉴,可以参考,但是绝对不能用在辩证上。
为什么不少中医名家都反对套方套药,反对西医思维,正是因为中医和西医有着很大的区别,把现代医学的病名代入中医,往往是要出大错的。
“当年我跟着你爷爷在福生堂的时候,你爷爷一直秉承的就是简、廉、效的原则.”
程柏强道:“你刚才说的不错,这世上很多事都可以挑,都可以讨价还价,唯独看病不行.”
“人生病了,没得选,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看病,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着程柏强叹了口气:“可正是因为没得选,所以才要命呀,没钱,衣服可以不买,饭可以少吃,可病却不能不看,因为有着种种无奈,我们当医生的才更要为患者考虑.”
“就拿江蓝县来说,这么多年,我遇到过多少患者,都是小病扛成了大病,大病变成了重病,几块钱的药舍不得吃,积攒了一辈子,倾家荡产做手术,进医院.......”“我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林院长能在江蓝县中医医院这么多年了.”
方彦笑着道:“程师伯您真是一位有感染力的人.”
“方专家,前些年,我们医院的不少中药材都是程院长去挖回来的.”
戴金红说道。
从程柏强的样子,方彦就能判断出,程柏强说的都是真话,戴金红说的是真话。
一位院长,看着像是六十多岁的老农,脸上满脸皱纹,手上也都是老茧。
昨天在饭店,方彦可不仅仅见过程柏强,还见过陶江德,陶江德只是副院长,可看着就是院长的派头。
反而是程柏强,看着一点都不像是院长。
......“陶院长,昨天下午的那个年轻人竟然是省保健局的专家.......”副院长陶江德的办公室,刘多明正在给陶江德说着。
“什么年轻人,什么省保健局的专家”陶江德问。
“就是我们昨天在面馆吃饭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年轻人,当时我和您态度都不好.......”刘多明道。
“昨天下午插话的那个年轻人”陶江德愕然的抬起头。
“是啊陶院长.”
“刘多明道刚才他已经认出我了,还训了我一顿。
“刘多明道。
“省保健局的专家”陶江德眉头一皱:“那么年轻的专家,你会不会搞错了”“是市中医医院的徐主任亲自给程院长介绍的.”
刘多明道:“好像是什么庆城福生堂的,程院长还是人家的师伯.”
“福生堂方渊林的孙子”陶江德问道。
“陶院长您也知道福生堂”刘多明惊讶的问,他都不知道。
“你以为为什么程院长这么多年都能顶得住压力”陶江德道:“早些年,不少人就是看在方渊林的面子上,这些年程院长在
第22章 程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