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后顾之忧

    奥地利,多瑙河水坝。看书否 www.kanshufou.com

    《逆浪千秋》的曲调激昂,歌词内容,虽然略带悲伤,却少了很多无病呻吟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德意志劳工的共鸣。

    整首歌通篇的大德意志思想,却从未提及德意志,只有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就连那些演奏乐曲的流浪艺人也未必懂得歌曲的真正意思。

    多瑙河水坝顺利完工,菲斯特·劳宾选择了去为皇室庄园开垦荒地,与他同行的还有很多德意志人,他们被分配到了同一块土地。

    皇室给了他们食物和工具,但他们必须靠自己,开辟出一片属于他们的土地。

    有些劳工在水坝完成之后,带着打工赚的钱回到原来的国家,然而带回去的也并不只是钱而已。

    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

    帕麦斯顿万万没想到,默罕默德·阿里居然如此不要脸,明明不遵守奥斯曼的法律,却好意思说自己是奥斯曼的大臣,埃及没有独立。

    而奥斯曼人也真可以,明明埃及人都跳脸了,就是不敢出兵。

    其实奥斯曼和埃及之间的破事,起初只有英法比较上心,俄国在看戏,普鲁士漠不关心,奥地利则是在研究该把注下在哪一边。

    奥地利帝国虽然负债累累,但是财政收入要比历史同期高出很多。

    此时的奥地利帝国财政收入为2亿16万弗罗林,历史同期为1亿4061万弗罗林。

    梅特涅亲王希望可以利用这次近东危机扩大在近东的影响力,当然他并不是想和俄国争霸,恰恰是他想继续维持和俄国的关系。

    因为他清楚沙皇不会同情弱者,只会尊重强者,俄国与弱者签订的条约就像纸一样苍白无力,想要成为俄国的盟友自身必须足够强大。


    而且几个世纪来,塞尔维亚一直像一根鱼刺一样卡在奥地利的咽喉,让奥地利帝国在巴尔干方向进退不得。

    巴尔干之钥,又何尝不是中欧的大门,从塞尔维亚走出弗鲁什卡山脉,渡过多瑙河便是伏伊伏丁那大平原,伏伊伏丁那又连接着克罗地亚和匈牙利大平原。

    当年奥斯曼人两次围攻维也纳,都是走的这条路,这让奥地利人一直对这个区域耿耿于怀。

    但总的来说梅特涅觉得奥斯曼帝国和埃及维持现状,对于奥地利来说比较有利,或者列强一起瓜分奥斯曼,奥地利正好趁机解决巴尔干的后顾之忧。

    相比巴尔干和德意志地区,梅特涅亲王更想继续先皇遗愿,让奥地利帝国君临亚平宁半岛。

    科罗拉夫伯爵则是希望能和英国联手,彻底打败法国,才是最佳选择。

    当然他不是希望能和埃及开放贸易,作为一个克罗地亚人,他一点也不想解救那些困在巴尔干的斯拉夫同胞。

    对于意大利的窝囊废们,科罗拉夫伯爵更是嗤之以鼻。他想要的是将法国的势力彻底排除出南德意志,趁机将其纳入奥地利的势力范围,等到时机成熟再将其吞并。

    其实还有第三派,那就是以拉图尔伯爵为首的军方高层,他们觉得奥斯曼帝国衰落不堪,应该趁机发起土奥战争,就像俄国人做的那样,扩大奥地利的领土,进军巴尔干。

    最好是能拿下多瑙河两公国,如此一来就能彻底断绝俄国通往巴尔干的道路,奥地利帝国就能独霸巴尔干...为此他们设计了多种作战方案。

    弗兰茨称第三种为找死派,先不说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是俄国的保护国,奥地利出兵多瑙河两公国,英法会同意吗?

    此时欧洲五大列强,除了普鲁士以外都对奥斯曼帝国有野心,是绝不可能坐视奥地利独吞巴尔干的。

    梅特涅和科罗拉夫伯爵意见相左的结果就是,摄政议会被闹得鸡飞狗跳,而奥地利军方则是“秘密”地调兵遣将,分派物资。

    结果就是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迅速做出反应,三国在喀尔巴阡山脉附近集结数十万大军,导致奥斯曼帝国南线兵力严重不足。

    帕麦斯顿看着眼前的局势,十分懊恼,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英土商约》对英国收益并不大。

    英国想要通过《英土商约》得到不是奥斯曼帝国



第八章 后顾之忧  
七年之期推荐:  
随机推荐:  逆天邪神  混沌剑神  校花的贴身高手  花豹突击队  不灭武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360搜"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