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燕雀郡。
时至七月,栀子花开的正俏。
一青衫书生身负竹篓站在青青池边,望着湖面之上的粼粼波纹,双目无彩,满是彷徨。
许是天气干燥双肩乏累,书生取下竹篓抱在怀中,缓缓行至身后柳树处盘膝而坐。
柳树垂荫,微微湖风掀起薄薄衣角,这书生挺眉俊目,鬓角修齐,束发间插着一根嫩竹,虽不华丽可也是优雅大方,透出一股子书生气。
书生名唤卢云,是今年要赴京赶考的举人。
不巧,路经燕雀郡下被一伙强人把盘缠尽抢了去,幸好强人不识字,在卢云的拼命周旋下,才把竹篓里仅剩的四本薄书留了下来。
或是骨子里还有存着一丝对读书人的尊重,亦或者不想沾上人命官司,看卢云手无缚鸡之力,强人也没有为难卢云,只不过威胁几句,便抱着银子大跑而去。
卢云揉着太阳穴,无力的倚着柳树,薅下自头顶垂下的柳枝衔在嘴角,茫然环顾四周,苦笑不已。
来时十里相送,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十里亭外满是乡族们热切的目光,栀花乡唯一的夫子更是热泪盈眶:这穷乡僻壤终走出个秀才,而今又要进京考取举人。他日一朝高中,福泽乡里,照耀门楣是何等荣耀。
伴着晨光万丈,那时卢云心比天高,春风得意,也想着有一天鲜衣怒马,衣锦还乡。
可现在倒好,刚出乡口,未到燕雀身上的盘缠全被一群强人劫走,瞬间衣锦还乡的念头还未暖的热乎,在强人的刀下便烟消云散,自然也无颜回乡。
要知来时为了凑够路上所用盘缠,乃是乡亲们砸锅卖铁援助卢云。开弓那有回头箭,卢云只能硬着头皮一路乞讨历经艰险生生走到燕雀郡。
如今在开考之日能否走到镐京都是未知,怎还能奢侈高中。
无法锦衣还乡,卢云宁愿死在外面,也不愿回去面对乡亲们的殷殷目光。
“老子命中犯强盗啊,这才走出几里就被强盗盯上。”卢云唏嘘不停,对于强盗,他可是深表痛恶。
燕雀郡的名号他是早就听说过的,在乡里时还不止一次暗想择日到这里瞻仰一番,拓拓眼界。如今能沦落至此也算是上苍垂怜,没把前路全部斩断。
揉着肚子,卢云望着空荡荡的湖水,双眸微凝,目光移到湖中央那座如玉丝带般飘在湖水上的石桥,桥白柳绿,人来人往,风景如画。
可这一刻,卢云好似画外人,无依无靠,漂泊伶仃。
世态炎凉,给这个未出茅庐的秀才书生来了个当锤棒喝,刚才站在湖边,卢云就已经有了投湖自尽的念头,索幸这个平日见鹅还要绕道而行的读书人实在提不起结束自己糊涂一生的勇气,只得望湖空叹,一时没了主意。
“不能白来不是,死之前也得填报肚子。总不能到了黄泉路上还饿着肚子,跑不过那些急投胎的小鬼不就夸大啦?”
卢云自言自语一番,揉着早已经瘪下去的肚子,浑浑噩噩扶着老柳树干起身,慢悠悠的走到湖边,附身趴下就是狂饮。
湖水无主,不要钱,管饱。
七月的天已经有了暑气,熔炉一般的太阳好似要把人间烤熟,此时还正是午时,湖面温烫,伴着湖面下温凉的湖水,最是解渴,也最为当饱。
大湖中央的石桥上寥寥行人顶着骄阳,白色石块吸收着阳光更是显得滚烫,犹如蒸笼闷着整座石桥,以往行人都是大踏步迈过石桥,顺着再骂上几句老天,毫不停留。
可今日,石桥上却显得阴凉无比,麻衣粗布的行人都不愿走下石桥,磨磨蹭蹭如蚂蚁沾满了桥身,和前后鲜有人影的道路形成鲜明对比。
若不是石桥乃是前朝大家石三所建,保不齐早不能支撑桥上的重量而轰然塌下。
只是无人注意的是,桥下一女子持剑而立,脚踩湖面却不起丝毫波澜,白衣胜雪,楚腰卫鬓,洁白面纱环过精致俏耳,看不清娇容,可眉心中央,有一竖道枣泥色印记,更添华贵,犹如仙女沉凡。
那寒气,正是从她身上腾出。
女子盯着卢云如狗饮水的姿态,脸上无喜无悲,不过一双桃花眸子中还是闪过一丝厌恶。
人学牲畜,教化未开,不知是何处来的凡夫俗子买弄丑态。
第一章栀子花开,少年卢云(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