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节 夺取
“终于赌对了!”林效范很是激动的一击掌。
“立刻命令部队,按照预定计划行事,当日军的战车部队抵达龙王庙高地的时候,我要看到我军的旗帜,已经插在龙王庙上空!”
如果再不能得到日军战车部队的消息,林效范自己都要忍不住准备提前行动,主动寻找日军战车部队决战了。而现在确切掌握敌人的行踪,自然不必再劳师远征,可以安安心心守株待兔了。
至于稍远处密布堡垒、铁丝网的龙王庙高地,现在还不是最适合打的时候。
对于这块高地上一个大队的日军士兵,林效范和他的装甲部队,根本不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自信凭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吃下那个日本国内新训练的大队士兵,哪怕他们修建再多的铁丝网和堡垒。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重提一下日军老牌师团和新编师团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日军原来编制的16个老牌师团部队,都是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的战斗力,除了像大阪师团这样的“奇迹”,其他部队也基本是所有部队中最强的。至于那些侵华战争后新编的师团,其实战斗力和前面那16个师团差距很大,最早新编的还好,越到后来编制的部队,战斗训练的程度就越差,到了和美国太平洋之战的后期,实际上和美军进攻部队作战的日军,大部分就是这些新编师团了,很多基本是被美军摧枯拉朽一般,轻松击败俘虏。因为那些老牌师团正规训练出来的士兵,基本在侵华战争后和太平洋战争的初期,就差不多在战场上消耗光了,到后期日军规模虽然还在,但大多数士兵却是在战时训练机制下出来的速成品。
对上这些战时训练机制下出产的士兵,别说是美军和林效范装甲团这样高级装备的部队了,就算是老派的中央军精锐部队,也能将他们打退。可惜,在早期的平津战役和淞沪战役、苏嘉会战中,老蒋花费十几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中央军系统精锐部队,已经基本上在战场上被日军消耗光了,剩下的寥寥几支精锐,都被老蒋当成宝贝一样藏起来,根本不敢轻易舍得动用,而对于同样新编的中央军或者地方军阀杂牌军来说,即是是日军的新编部队,也绝对不可能轻松吃下。
几个月军训编制的部队,肯定无法和十几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精锐部队相比。不说战术和战斗习惯了,就是那种长期保持战备的心态,就绝对不是轻易可以培养的。
日军在中国的战术其实也很简单,打野战,进攻阶段日军步兵因为训练有素,打中**人可以在200米的距离上瞄准中国将士射击。而相比之下,中**人在200米的距离上射击精度差。缺乏实弹射击训练,弹药不足,武器不好用,枪支少,土枪 破枪居多。好枪少,唯一比日军好的步枪算是中正式步枪,可惜产量有限,而且威力有余精度不足,对于本来就精度不足的中**队来说,也显得十分鸡肋。
在200米的距离上,一群射击精度高,弹药充足的日军将士,与一群射击精度低,弹药不足的,甚至很多土枪破枪打不到200米距离的中**人开火,伤亡惨重的自然是中**人。而且在机枪,这一军队强火力杀伤性武器方面。日军的机枪数量远多于中**队。
在徐州会战之前,日本军队有着火炮数量上和炮弹上的优势,以及飞机,坦克的优势。中**队防守一个地区。人少,派少量日本兵精准的枪法就可以干掉。人多,派机枪和火炮过来。
相比之下,中**队反冲锋,挨近日军打,避开日军的距离射击优势。容易遭受到敌人机枪的扫射。拿机枪防守,建碉堡吧。日军有火炮和飞机优势。
而日本人一旦占领一块地方,建起几个碉堡,拿铁丝网和机枪配制。中**队因为缺乏坦克,缺乏大炮,依靠再多的人和步枪,也只能增加伤亡,难以把这个碉堡敲掉。
打碉堡最好的武器是坦克和大炮。可惜之前的国统区连拖拉机也做不出来,连炮管也需要需要从外国进口,怎么可能大规模的生产坦克火炮。少量的迫击炮和迫击炮弹,根本无法让中**队获得火力上的优势。
于是长久以来,在中国战场上,尤其是在平原地区,缺乏地形优势的中**队,被日本军队压着大,人多打不过人少。
而且二战期间,最大的杀伤不是来自轻武器的
第二百七十六节 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