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奇书《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则关于月亮的奇异故事,其作者段成式被誉为“行走的百科全书”。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博物学家、诗人、官员,祖籍山东滨州,自幼博览群书,好奇心旺盛,其学识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
在《酉阳杂俎》中,段成式讲述了表弟与王秀才在嵩山迷路时,偶遇一位神秘白衣人的经历。
这位白衣人自称是修凿月亮的八万二千户之一,并展示了修月的玉斧、玉凿等工具,还赠予二人玉屑饭,声称可保其一生无病。
这一记载虽被视为传奇,但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印证了这一传说的某些元素。
月球土壤样品中含有的纯铁和纯钛,也是自然界中罕见的纯金属矿,这与《酉阳杂俎》中白衣人所述的“月亮由七种宝物合成”不谋而合。
段成式的记载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月球的丰富想象,也意外地与现代科学发现产生了奇妙的呼应。这一跨越千年的“对话”,无疑为月球的起源和性质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尽管《酉阳杂俎》中的记载充满奇幻色彩,但现代科学的探索似乎正在逐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美好的诗意,但在科学家的眼里,月亮是个〝乖巧〞的〝怪物〞。
在已知的天文学知识中,没有哪个卫星的轨道是圆的,除非人造卫星;
由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正好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95倍,而太阳的直径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也〝正好〞和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
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吗?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月球是人造的。
1969年11月20日,当漂亮国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用登月舱的上升段撞击月球表面,地震研究所当即传达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从震波来看,月球是一个中空的金属球体。
这一发现指出一个结论:月球是以前的人类所创造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以前的人类是如何制造出月球的?为何而造?拥有造月升天的尖端科技文明的人类哪儿去了?
〝人类不止一茬〞,这是现代考古学家们的最新观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有力的证实了这种学说的科学性。
谈到月亮的起源,以往科学家认为存在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叫〝捕获学说〞,认为月球原本是太空中一个星体,被地球抓住了,成为其卫星;
第二种叫〝同源说〞,认为在太阳系的演化过程中,宇宙像一团云雾一样,慢慢凝聚变成一个地球,边上演变出了一个月亮跟着转;
第三种叫〝爆炸学说〞,也叫〝分裂说〞,是说地球突然间炸开了,一部分推出去变成了月亮。
目前这三种假说都被证明不太可能成立。
那月亮到底是哪来的呢?,很多有胆识的科学家已经根据各种科学证据,认为〝月球是人造的〞。
科学家发现,月球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天体,它比自然天体的卫星大得多。它的体积和母亲行星相比实在是太大了。
月亮的直径是太阳直径的1∕395,而月亮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是1∕395。
这两个相同的比例造成在地球表面上看月亮的大小和太阳的大小是一模一样的。
这种现象在天文学来讲,是非常〝不自然〞的,是绝对找不到第二个类似现象的。
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时候,它总是永远同一面对着地球。
这一点本身就非常不可思议,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讲,同步卫星都要经过非常精确的计算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而没人知道月亮已经绕着地球转多久了,只要有一点点的误差,它就不
第123章 月球的奥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