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哪个村的,是不是迷路了?前面是边疆大营,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若要去镇上,调头,随我们一起走!”
“不,我们没有走错,我们就是要去边疆大营!”
离大营越来越近,乡亲们为了回答清楚将士们的问话,终于舍得扯出标语。
要不然标语是红纸做的,一路北风吹,如果每次都给拿出来,真怕还没到地方就会被吹烂。
此时,刘老柱终于舍得了,他脱下手套,用冻得蜷缩的手指,珍惜地展开用竹竿浆糊包裹的红纸一端,示意近处的许有粮竖起另一端和他一起拉起。
刘老柱率先在队伍最前端打出标语:
“百姓知道你们才是门神,有一种冲锋叫坚守!”
大伙记得田芯儿给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不是非要打仗才叫有功,数年如一日守在边境,让敌人不敢进犯,这也叫做有功。
刘老柱越琢磨越觉得孩子说的咋那么对呢,空大门那不就和自个家似的,小偷啥的谁都进。
他特意选了这句话作为头车标语。
后面车队,车夫们反应也不慢,一看前面竖起竹竿了,立马跳下车和同车人也展开下一幅标语:
“烛光照亮万家,将士们你不要想家!”
“我们就是你家人,我们来看你啦!”
要不是刘老柱急忙向后转,跳到车板上用两个三角小红旗,挥舞着示意停下停下,只要对面识字,这三张就够用了,否则后面的车辆还会陆续再打出一张张标语。
该怎么说呢,因为是刘靖栋负责写的标语,所以有些写废的没带来,要不然标语都能比随行人多。
他们啥都不多,就标语多。
主打一个,咱们没带来什么好吃的,也没有那么多花样能让将士们开心,那咱们就话多吧,话疗。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
而北境这么冷,咱别抠搜的就整一句,乡亲们纷纷表示说多整几句良言,好好暖和暖和将士们的心。
就是红纸需要花钱,要不然能从镇里一直良言到大营。
毕竟论唠嗑,北境百姓就没服过谁。那叫嘎(割)完苞米就没事儿做,没啥事儿净坐在炕头唠嗑玩了。
迎面从大营来的车辆拢共有四十辆,也是一支较为庞大的队伍。
主要车上坐满了休沐的士兵,他们都是要去镇上溜达溜达,比咱人数多太多了。
不远处还陆续传来三三两两的马蹄声,看来那些小队都是当点儿小官的,三五一串相约骑马进城。
可想而知,北境大军营房里的人,那不得乌央乌央的啊。
乡亲们在这一刻终于意识到,他们凑的这些年礼杯水车薪。
终于明白啥叫几万大军,每日要养这么多人,艾玛,这得花多少银钱,真是开了眼。
可是百姓们不知道的是,就是他们不足百粮车凑的年礼,再加上当三张标语打出,就是能让越来越多的将士们来到百姓队伍面前,不约而同停下前进脚步。
标语上的话,不是叮嘱他们要打胜仗。
就是问他们想家了吗。
往往最朴实的话语,才最打动人心。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将士与百姓队伍狭路相逢。
士兵们和百姓互相看着彼此,一张张面罩上满是冰霜,连眉毛也染白了。
百姓们寻思将士们不容易啊,难怪朝廷打发重罪之人来到他们这苦寒之地。
将士们是看百姓们冻成那样,无言地停在对面,还有不少士兵特意从车上下来,站在路旁。
双方也不知道在看啥呢,似在此情相惜,将路面堵得水泄不通。
此时连直播间也刷屏的都看不清字数了。
而且队伍中,已经有骑马将士一言不发,看清标语就默默调头向大营疾驰而去。
后来还是许老太看不行啊,她打听打听路,咱就擦肩而过吧将士们,天寒地冻堵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她不得不招呼钱员外以及书院四位先生向士兵队伍走来。
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两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