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国,陆恒立刻提拔了从天津带来的李景林、韩慕侠和刘云樵等人,并将杨克难等跟着他的老人官升一级,随即召开蜀军首次全军统领军事会议,决定向滇省的唐继尧动兵。
川滇之战,一触即发,陆恒以张牧之为三军主帅,张亦、李蔚如为副帅,点兵十万,进逼昆明。
唐继尧此时正值其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反叛,内部不稳,闻听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内心对刺杀陆恒之事大为后悔,他慌忙向广东的孙求救,期盼其能做中间人向陆恒说和,
孙虽然对唐继尧与北方军阀妥协,改组广东军政府之事余怒未消,但仍答应他亲赴南国,会见陆恒。
孙到了d时,陆恒在忙三件事。
第一,建军校,力邀蒋百里和张孝准来担任校长;第二,建中华国术馆蜀地分馆,请宫宝田和尚云祥担任馆长;第三,和德国大使商谈进一步扩大引进兵工厂生产流水线一事。
至于攻滇的军队,在陆恒有意识地放权下,已经由张牧之完全统领了。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陆恒有意将军权交给他手下的二张一李,以张牧之为主导。而他自己似乎忙起了民生方面的事。
很多人对陆恒此举非常不理解,乱世之中,谁不是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陆恒明明在南国威望很大,手下二张一李也对他很忠心,为什么他要做这种自废武功的事情呢?
甚至有军阀对此嗤之以鼻,扬言陆恒迟早死于二张一李之手。
这就是明显的挑拨了,用心险恶。
张牧之等三人甚至特意发报回来向陆恒解释此事,再三表忠心。陆恒只回了他们四个字:“国事为重。”
三人细细品味,也不懂陆恒是什么意思,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陆恒对他们很放心。
张牧之三人其实很不理解陆恒这种迷之信任是怎么来的,毕竟他们三个对自己都不太放心……
当然,他们也没人想在此时另立山头,或者背叛陆恒,毕竟除了李蔚如,陆恒对于二张来说,都有知遇之恩。
但以后随着地位不断攀升,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
孙见到陆恒后,也隐隐表达了对陆恒如此放权的担忧。但两人经过一番彻夜长谈后,孙对陆恒攻滇之事,再绝口不提,只是再看向陆恒的眼神,已是满满地复杂和感激。
孙在d逗留了半个月,这期间他代替了陆恒,接手军校筹备、和德国人谈判等政务,除此之外,他还批量提拔当地官员,并引进广东官员来蜀为官。
陆恒对孙如此出格之举不但大力支持,还派出了由刘云樵和韩慕侠领导的军事委员调查统计局为孙保驾护航。
陆恒此举,就更让人看不懂了。
半个月后,唐继尧兵败,不得不被迫通电下野,被驱逐出滇。张牧之以在这一战中再立新功的李景林为滇省总督军,镇守云南,随即便迫不及待地率军赶回d了。
他很想知道,陆恒近期莫名其妙的一系列动作,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牧之等人和陆恒一番密谈后,各自沉默下来。
不久后,孙一一拜访了这三位将军,尤其是和张牧之畅谈良久。
有孙的财力和威望在,德国人的军工引进很快谈妥,蒋百里和张孝准二人也来到d,答应做军校的第一任校长。
陆恒这段时间,一直泡在宫宝田身边,和其交流武学,切磋比试。一直忙于筹备武校的尚云祥,有时也会忙中偷闲,来和陆恒搭搭手。
陆恒的内家拳基础越来越扎实,虽然未成化劲,但所缺不过是气血而已。一招气血足以充盈五脏,遍布四梢,那就是陆恒将浑身劲气化为一体之时。
对于外界种种,陆恒一直都没有再过问过。
值得一提的是,马邦德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围绕在陆恒身边,不曾离去。
四十天后,陆恒即将离开的前五天,军校正式成立,陆恒作为学校首倡者和创办者,担任军校的终生名誉校长,出席了剪彩仪式。
校训的拟选,还挺有意思。
陆恒在孙到来之后,就彻底做了甩手掌柜,所以拟选校训的事情,他根本就没参与。
不过蒋百里和张孝准二人曾和蔡锷三人同在日本求学,号
第八十八章 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