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方向行上通向土坨镇的岔道后,高潜觉得很奇怪,因为路面又变得平坦了很多。
严格算起来,这条岔道也属于官道行列,但区别在于是官道的辅道。辅道通行率没有主官道频繁,因而官方检修的概率也被精简,但相比起来,此时辅道的质量却比主道优良许多。
路变得好走了,高潜心里对岑迟的担忧,得以稍微放下了些,也就能分出心力思考别的问题。
思及岑迟刚才简略说的那几个字,高潜心里本来在刚才就要与岑迟讨论的那个疑惑自然又冒了出来。
宏都官道与京都官道对接贯通,是两城相连的主要路径,难道那道路上的点点坑洼,真如岑迟推测的那般,是白芦泊驯马场迁移后造成的结果?
可如果真是这样,驯马场往年回归北大营,都是直线向北,那条路都已经走熟了,如果绕宏都借路,北归的路径就会像一根张满力的弓弦,但地面上被路径相连的两个地点却不会像弓骨那样缩近,这一绕不知要多消耗多少时间和人力。
只看地上留出的痕迹,这一趟过去的马匹数量定然不少,何苦折腾?
尽管高潜对这个设想心存颇多质疑,但琢磨到最后,他认为此事与自己的行程没有什么太大关联,便没有再在这件事上多费头脑。
土坨镇名副其实,镇子的地理环境较为平坦,没有山峦,树木也稀疏。但实地细致看来,又并非是绝对的一片坦途,因为在土坨镇地界周边,入眼最多的便是一个一个土丘,宛如一锅微微沸腾的面糊。表面鼓起一个个没有破开的气泡。
如果这些土丘再小一点,那外来人陡然一眼看向土坨镇,怕会以为自己是进了什么坟地里了。不过,自然造物者的手段之奇特,阅历稍广一些的人都能理解。天大地大,何故有的地方山高穿云、切河成瀑?皆是天地自然的循环力造就。
而土坨镇本地的居民早已经见惯了这些,并不以为意。镇上居民除了合众人之力,掘移了几个土丘,整出一片平地,建成属于小镇自己的集贸地。其它地方便多是挨着土丘开垦的农田。因为土丘总会遮蔽一些阳光,影响农产,所以这些农田分布的很凌乱。
土坨镇占的地形原本近似一个圆。因为两端通路,渐渐的挨着路又发展出一些铺面,聚集一些做小生意的人,圆形小镇渐渐拉长成一只瓠子。但很明显的是,镇子向北的方向没有向南的方向宽阔。也许是因为南下的人比北上经过的人要略少一些的缘故。
长瓠子形状的小镇两端恰好各有一家客栈,这算是对南北两个路口的旅客进行截留了吧?高潜没有想太多,他是不担心在这地界上会遇到什么强人的。再者,这儿离京都并不远,也不大可能出现那种恶劣民风吧?
虚晃一下手中马鞭,在土坨镇南头客栈伙计疑惑着的目光中行过。高潜带着一行三车,住入了镇子北头那家客栈。
高潜心里所想的,只是因为住在镇子北头。明天方便出发。
尽管他在进入镇子口时,不见市面有多少路人,但他不敢保证说,明早再出发时,镇子上会不会恰好碰上赶早集。如果挑在那个时候赶车穿过集市。想想还不如今晚就准备好。
因为下雨的缘故,天色似乎也比平时暗得早了些。无事可做,便只能多放一些心思在准备事宜上。…
可能镇北客栈的生意不太好,客栈里很是清冷,没有别的客人不说,连充人数的伙计都很匮乏,整座客栈里就两个跑堂的。
不过,或许也是因为生意清冷的原因,忽然见这么一大主顾放弃了南面就近的客栈入住,偏选了自己这家,镇北客栈的掌柜脸上堆满笑容,竟有些许是发自真情,令高潜看了也感觉到了一丝暖意。
马车就停在客栈后的草棚下,小镇僻陋,客栈放马的棚子外连一圈院墙都没设,看似不太安全,但高潜仍是不太在意。
小镇居民人数就那么多,偏安一隅生活安宁,混杂得了多少贼类?至多搞些小偷小摸,有的小地方民心团结,若存在这类小贼,在自家村子里就办了,贼寇反而不喜欢在这类地方作案,他们比较喜欢去混居着富贾又人心比较冷漠的大都城,这也是贼之逻辑。
倘若真不幸被偷,高潜拿着丞相给的信鉴,可以取用西陲所有最低至县级钱庄的银子,绝不会因为被
(455)、军方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