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宫大用称《西厢记》为‘春秋’,明人王彦贞将《西厢记》分为一百个‘关目’,配了一百首《小桃红》曲子,名谓《摘翠百咏小春秋》……”
听蔡新河老人说完这些,江海已经是大汗淋漓,他可没想过,一本小说竟然辗转了这么多年才成型。读一本“闲书”尚且如此复杂的费力,何况是学医道和武道。江海只觉得越是深入其中,越是深不可测,他背的那些书,只是浅尝辄止罢了。
蔡新河老人说了一通,又说道:“所以要读好西厢记,先把《会真记》按情节分解,排上序号,分别抄在纸上,再把董西厢、王西厢也按情节分解开来,把与《会真记》对得上的人物、情节附在序号下;然后比较董、王西厢增添的人物、情节和细节。懂了?”
江海摸了摸鼻头,说道:“老师,听你这么一说,感觉我这一年书都白读了。”
蔡新河老人说道:“这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我与你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读书问道都有章法,按此章法,才可循序渐进,凡事不要急躁;再者,凡事多想一想,把你所学的相关知识都要用上,不要拘泥于所谓章法之中。”
江海伫立良久,忽然笑道:“老师,我明白了。这就像人过河,要有船才好过去。上岸之后,就要把船丢掉。”说完,他看着蔡新河老人手里的《西厢记》,若有所思。
蔡新河老人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悟得真快。”对江海这名找上门来的弟子,他当面提点并不多,所提出要也被他视作无物,蔡新河老人也不再提要求,他继续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蔡谷医馆也算是你的一条船。”
听到这里,江海心里忽然咯噔一下,他不明白蔡新河老人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想赶他走不成。他心中忐忑,听蔡新河老人继续说道:“你可取其中章法提升自我,但我不希望这蔡谷医馆困住你的脚步,这一点你要学习你大师兄,走好你自己的路。”
江海听到这里,才放下心来,心中对蔡新河老人感激不已。
接下来的半个月,江海都按照蔡新河老人的话细细的体会着,走神的次数比他以往十几年加起来都要多。他读医书的时候走神,画画的时候走神,制作动画的时候走神,练武的时候走神,与麦辰对练的时候走神,和人聊天的时候也走神,弄得大家都跟着神经兮兮的。
一天,江海和左尔竹聊着医书上的一段文字,又神游天外,左尔竹说了一大会才发现江海竟然没在听,她小声嘀咕道:“小师弟这几天怎么回事,老师跟他说了什么,让他整天魂不守舍的,不过这小子进步倒是挺快的。正好,趁着他走神,我去翻翻书,回头肯定辩赢他。”
江海看着院子里正在苦练太极揽雀尾招式的麦辰,久久不说一句话,他的脑海中,各种画面混在一起,好像乱成了一锅粥,却又有痕迹可寻。
忽然江海灵光一闪,脑海中的画面飞速的减少,慢慢的变成一个骨骼肌肉的人体模型在演示这一招,每一块肌肉的运动,每一个关节的旋转,都慢地像是蚂蚁在爬。
打了半个小时,麦辰沮丧的停了下来,这一招他总是找不到窍门,练得不够灵动。蔡新河老人说他基础练得不够好,所以打起拳来才会毛病百出,他深有其感。
而江海依旧在走神,他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脑海中那个小人上面,看着它以极慢的速度将揽雀尾的动作打完一遍,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了。
他细思片刻,察觉动作中有不够流畅的地方,便又从头思索,遇到不流畅的地方,便思考其中缘由,一遍遍尝试,如此又过来近一个小时。
再细思索,把动作加快时,细微之处有所偏差,再次一一调整,又是一个小时。如此再三,几乎完美,可是没有什么招式是完美的,即使招式完美,也没人能打出真正完美的一招。
再一会,那小人终于把皮肤披上了,看起来和江海一样,再然后衣服也穿上了。他穿的是一套白色古装,衣缼飘飞,风度翩翩,好一个帅气的公子哥儿。
左尔竹看得有些郁闷,她整理了一堆的辩词,结果跟她辩论的江海却走神了,要不是蔡新河老人不准她叫醒江海,只怕她早就打过去了。等待的这段时间,她翻看十多本医书,吃了两个苹果,江海终于清醒了过来。
此时黄昏正晚霞,血染
第164章 误入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