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战国以来,平阳虽然不是魏国都城,不如大梁,安邑一般名声在外,但是它的地位并不低。
作为魏地第三大城,平阳一直就享有深沟高垒,金城汤池的威名。当初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其中考虑过平阳。
若不是大梁最为富饶,性情喜奢的魏王绝不会选择大梁,而是选择平阳了。因为平阳深沟高垒,面对秦军锋芒将会无比的安全。
这一刻,龙都肆无忌惮,凭借的正是平阳雄踞沃野而又易守难攻的长处。而今大秦帝国遭受重创,国力军力大有减弱。
特别是魏国有大军二十万,攻灭别国虽力不能及,然要固守自保,显然游刃有余。这正是龙都的信心所在。
纵然他清楚秦帝胡亥的难缠,清楚通武候王贲的名震天下。但站在平阳城头,龙都傲视群雄。
只是丞相魏越并不这样认为,西魏立国以来,龙都强行征兵抓壮丁,纳入朝廷统辖,将全国军马整编训练为二十万大军。
五万分布在周边要塞,三万驻扎在平阳城外,两万驻扎在平阳城内。与此同时大梁驻扎两万,太原郡驻扎三万,上党郡驻扎五万。
魏越清楚新军的整编训练,龙都始终是事必躬亲。他虽为亲力亲为,却也知道一年时间内,弱小的魏国训练不出一支二十万的精锐。
况且因为强行征兵,魏国内部民生哀怨,况且上党与太原属于故赵国,其上生活的百姓都是赵人。
虽然同属于三晋之一,但是数百年的地域文化影响,早已经名存实亡。在中原大地之上,魏人是魏人,赵人是赵人。
赵人不可能轻易对魏国归心,整个西魏国中也只有河东郡才是西魏的根基,真正的属于魏国,拥护魏王。
目光闪烁,魏越认为,魏国想要崛起困难重重,必须要彻底让上党郡,太原郡国人百姓归心。
然后整军经武,吞灭几个小诸侯,开拓国土增强实力,然后才能与大国抗衡。
目下魏国毕竟太小,又夹在秦赵楚齐几个大国之中,没有纵深可供回旋。这一点,魏国甚至不如大秦帝国。
因为大秦帝国有广阔的陇西纵深,丢了关中也不至于亡国。
然而,魏国不同,平阳一失,秦军铁骑一夜之间便可踏遍河东腹地,逃无可逃,只有亡国灭族。
因为上党郡与太原郡,尚未归心。赵人不可能为魏王而战,除非有极大的赏赐与经年累月的影响。
战略纵深,对于一个国家能否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坚持下去,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这样的苍茫乱世,更是如此。
一时间,魏越念头万千,想到了太多。
……
看到魏越神思不属,魏王豹悠悠一笑,道:“丞相,对于秦军东出,以及我西魏生死未卜,面对如此窘境,敢问计将安出?”
闻言,魏越望着大好河山喟然一叹:“中原列国并存,天下诸王欲争。西楚占有九郡,大秦占有八郡,赵国占有六郡。”
“辽东王刘季剑指渔阳郡,齐王田荣正在挑衅西楚霸王项羽的霸权,而我西魏地处中原,列国包围……”
“我西魏夹在大国之中,可以说是只有困守而死一条路。”这一刻,魏越成算在胸,一字一顿,道:“抗住秦军东出,联合天下诸国重创大秦帝国。”
“使之数年无力东出,然后我国加快消化上党郡,太原郡,整个三郡归心,齐心协力助魏。”
“如此一来,一年灭殷,取河内之地。一年灭河南,吞并三川地区;一年灭韩,吞并洧水北岸的山原要塞。”
“而后几年,再趁机从秦楚赵三大国的夹缝里抢得临江,衡山任何一两个小国。届时魏国就成了地广三千里的大战国,一展雄图当非难事。”
这便是魏越思谋一年有余的魏国大策,只是尚未提出就遭受到了秦军东出的巨大危机。
念头翻滚,魏越大是愤然,对魏王豹慷慨陈策:“当下秦军东出,我西魏首当其冲。故而,我国不得不先行放弃灭殷灭河南大计,联合齐赵楚三国,全力抵御大秦帝国。”
“只不过在战胜之后,我大魏挟战胜之威南下灭殷,灭河南,则更为顺利。由此观之,秦军东出,对于我大魏未尝不是好事。”
说到
第278章 长策若成,扩土三千里。(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