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泾阳县充满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自从回到秦王庄以后,朱由检连王府的大门都没来得及进。他把临时指挥所就设在北城的城门楼上,利用荆山阻击战争取到的三天宝贵时间,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首先,他命令泾阳县城的孙传庭以县令名义发布戒严令,要求泾阳县各村镇的所有百姓,一律暂时到泾阳县城和秦王庄避难。
因为以朱由检现有的兵力,守城或可自保,但阻止流贼去袭扰各个村庄,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把百姓全都放进城来,至于百姓的家和农田,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为了提高效率,朱由检让孙传庭采用铁腕手段。每家只准随身携带银两等浮财,其他东西严禁携带。
俗话说破价值万贯,农户又节俭惯了,如今要他们抛弃一切东西,很多人都觉得舍不得。尤其是一些固执的老头老太太,更是故土难离,宁肯冒着被流贼杀了的风险,也要留在村子中看家。
孙传庭对这种情况也毫不客气,一声令下,衙役们便进行强制搬离。好在舍命不舍财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拎得清状况的。到了第一天的深夜,已有数万泾阳百姓进入两座城池,“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紧接着就是安置。这么多老百姓一下子进了城,就相当于是难民了。在过去,其他地方也发生过流贼来袭、百姓大量涌入城中避难的情况。但由于地方官员缺乏准备,往往是只顾守城,对难民根本不闻不问,导致难民的境遇极其凄惨。不但没有住的地方,甚至连最基本的饮食都没有。即使流贼没有攻破城池,只要围城几天,都会造成难民的大批死亡。
但这次朱由检既然主动要求百姓进城避难,对后面的工作当然也做了详细的安排。秦王庄的战略储备库中存有大量的帐篷,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具体负责的仍是孙传庭,他把各村的里长组织起来,让他们以村为单位,在城中分片搭帐篷落脚。当然由于百姓数量太多,以家庭为单位搭帐篷是不可能的。孙传庭采取的是男女分营的方法,每个村只给六顶帐篷,男女各三顶,到了晚上大伙儿便挤在一起入睡。
有些富裕的地主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想搞特殊独占一顶帐篷。他们平日里在村子中作威作福惯了,里长和老百姓都拿他们没办法。可孙传庭知道这种情况以后,立即派衙役把带头闹事的地主抓起来,二话不说就狠狠地抽了一顿鞭子。
地主们这才知道,敢情这位知县大人看起来温文尔雅,却是铁面无私,作风狠辣。因此谁也不敢再闹事了,只得乖乖地与其他农户同挤一顶帐篷。
而在饮食的供应上,朱由检也做了细心的安排。他从秦王庄向泾阳县城紧急运送了一万石粮食,足可够五六万人吃上半个多月。因为流贼不可能围城半个月,一般打个三四天打不下来,就会撤围遁走,所以这些粮食是足够使用了。
当然秦王庄的粮食就更不用发愁了,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朱由检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囤积。尤其是在西安商战结束以后,他又不计成本,把三大商帮积压的粮食全给收了过来,此时存粮足有十几万石,在这方面是底气十足的。
而对于饮食的分发,朱由检也很留意。眼下大敌当前,难民心思浮动,很容易出现哄抢现象。朱由检授权孙传庭,以衙役为骨干和监督者,以一部分工人为执行者,每天将粮食分发给各村。一旦出现哄抢现象,立即严加惩处。
在第二天,果然出现了一些流氓地痞哄抢粮食的现象。不管在哪朝哪代,何乡何村,这样的人总是少不了的。他们自己好吃懒做,不事生产,却总想靠着欺负别人过活。平日里要么偷鸡摸狗,要么欺负左邻右舍,踢寡妇门挖绝户坟,可谓坏事做尽。
面对这些人的挑衅,孙传庭再次祭出铁腕手段。他亲自悄悄跟随一小队分发粮食的工人,目睹地痞抢粮之后,立即命衙役将带头的绑了。然后朗声宣布:“秦王殿下有好生之德,供给难民之粮食,皆出自王府之中。哄抢粮食,等若劫夺王府财物。依《大明律》,凡盗内府财物者,皆斩!来呀,行刑!”
一声令下,衙役手起刀落,人头当即落地!
有了这次当街行刑,所有坏分子皆被震慑,知道泾阳县的法度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则是
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