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上雕刻的文字是汉字,作为古老华夏文明圈辐射范围,这里出现汉字并不足以让梁恩感到震惊。
毕竟这个地方在密室被修建的年代,也就是唐朝时候是和华夏有着紧密联系的时代,华夏人自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
举个简单的例子,华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点碎叶城就在现在梁恩所在位置东边数百千米外的托克马克附近。
而这边虽然不是古代华夏的领地,但也属于当时华夏的藩属国之一,更重要的是历史上重要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通过,出现汉字也算理所当然。
“上边写的是什么?”看着这些汉字贞德好奇的问道,虽然经过这段时间学习她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有关中文的口语知识,但是对于文字还是一无所知。
“让我看看。”用一只专用的毛刷轻轻的刷掉石板上的那些泥土之后,一行又一行的文字也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
“维时天宝十七年戊戌七月十三日,大唐国京兆府老卒刘神威流历河西,适寓呼罗珊。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吾搬移袍泽遗骸于废洞,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袍泽,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我知道是什么——不,我知道他们是谁了。”沉默了一分钟之后,梁恩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一种低沉的语气说到。“他们是当年达罗斯之战中战死的唐朝军人。”
“这位刘神威很有可能就是被迫滞留在这片土地上的高仙芝残部,甚至他不知道中原的皇帝已经变了,而天宝这一年号也只有15年。”
怛罗斯之战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和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而导致的战役。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高仙芝奉命出军击破亲附吐蕃的车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这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
此时,华夏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同时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俨然是大唐在中亚的总督。
同年。高仙芝还击破了石国及突骑施。高仙芝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征讨石国。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不久高仙芝违背承诺,掳走石国国王及其部众,同时搜刮财物。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玄宗面前,高仙芝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并将石国国王斩首。
此时高仙芝达到了征战生涯的最高峰。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求救。
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阿拉伯主力军队遭遇。
以上这些就是人们所知道的所有准确的历史,至于接下来的历史则是隐藏在迷雾之中,并没有一个能够确保100%准确的说法。
因为无论是在唐还是在阿拉伯世界同时代撰写的史书中,这场被后世(尤其是现在)视为两大王朝直接碰撞的战斗,其所占的篇幅都不足一页纸:
在阿拉伯人的《历史大全》中只占3行、在《旧唐书》中仅占2列、而在《资治通鉴》中,亦只有4列。
文人们并不屑于记载战争的细节,在华夏是这样,在中东地区亦是如此,这使得我们很难将历史真相准确的还原,比如说光是阿拉伯军队数量就从2万~30万都有。
好在人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史料推断出一些那个年代的真相,比如说指挥官是将军齐亚德·本·萨利赫,不是总督艾布。
同时传说中的几十万呼罗珊军队是不存在的,阿拉伯一方的军队核心力量不会超过两万人,加上仆从军也不会超过4万,之前也经过长期的平叛战争,状态并不完好。
阿拉伯重骑兵也只是在故事中存在,战场上的确有马匹有甲的突厥骑兵,但是他们是弓骑兵,对整体战局提不到决定性作用。
阿拉伯人也并不像有些人说的以逸待劳,他们所
581 尘封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