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终于赶出来了】
京师子民天然的就带着一种优越感,不仅是因为居住的位置,也是因为见识。皇城根下,车夫都能指点江山。外人所不知道的宫闱秘闻、朝中议论,随随便便都能从他们嘴里砸出来,让土包子晕头转向。
而县中、乡里的居民,相对京城军民而言,更是有一种自卑感。许多乡民,一辈子都不会走出百里地,对那些见识过京城繁华,敢于离开乡里的邻人,往往都会掺有一份羡慕和敬重。羡慕他们的经历,敬重他们的见识和胆量。
而现在有一份报纸,区区十几文钱,就能得到京师最近的大小新闻,这就不仅仅是买消息了,更是在买优越感。
“都没想到获利能有这么多。”蔡确感慨着。作为一名宰相,不可能避讳财利的话题。言谈中口不离财,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韩冈奇怪的道:“虽然卖报利钱不少,可邮政局至少要分去一半,最后还不是要归政事堂?”
“说的就是邮政局。京城之外,一份报平均能收两文钱邮费,积攒下来可就不得了了。报纸说多不多,说重不重,上万份也不过一车拉了。”
蔡确大赞着韩冈。韩冈很多时候都能出人意表,总有些让人惊艳的想法。只看将事关国家命脉的驿传投入民用,就是到他根本就不是朝廷旧规能约束的开创之才。
其实现在除了信件、报纸和期刊外,已经有更多人利用起邮政递送来。过年送拜帖,这是京城年节时的风俗,都是帖子到就算是拜过年了。而在这一个正旦,已经有人用邮政来递送拜帖。
韩冈则觉得有些纳闷,蔡确前面的话和现在的似乎对不上。前面还在叹着朝廷花销多,打听报社赚了多少,现在又为邮政大唱赞歌。
“不过也要谨防涸泽而渔。”韩冈提醒道。
蔡确摇头笑道:“玉昆你终是要为那两家说话。”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降低运输开支,如此同样的收入,邮政局的净入也就可以更高。”
“……怎么降低?玉昆可有良策?”
“之前就想跟相公说了。过去是朝廷拿不出钱来,可现在不一样了。修建轨道干线,正是其时。”
“轨道……”蔡确笑了一声,道,“还以为玉昆你忘了。”
“轨道将会是国家命脉,与汴河一般沟通东西南北。军国重事,韩冈岂敢或忘?相公不也是没忘?”
“玉昆说的是,这可是忘不了的。”蔡确点着头。这么重要的事,他怎么可能忘得掉?尤其还有比几万亩良田还要重要的产业在里面。
“先修好轨道的纵横干线,再从干线中分出支线,就如同树木茎干,将根吸上来的水肥输送到每一片叶子上。轨道的速度和运载量都远超现在在官道上的车马。通过轨道来运送邮件,邮政驿传的开支就能减少许多。官员都坐有轨马车行动,就能节省驿站的开支。而各地商货,更是能由此流通。国家财计自然会更为宽裕,反过来也就能更加促进轨道交通的发展。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也不求那么多。”蔡确听着,却没有什么反应,喟叹道,“现在也只求能公私两便就好。”
韩冈应声道:“公私两便,本是应有之理,做事但求两全,岂能一偏?”
又说了几句闲话,韩冈起身告辞,却没有再提什么。
蔡确欲言又止,还是送了他出去,临别时,他对韩冈道,“本来还以为玉昆你今曰来是为沈括做说客的。”
“有相公在,何须韩冈多言。”韩冈笑道,躬身行礼,然后辞别出门。
沈括从政事堂拿不到钱,转求到韩冈门前,知道韩冈与沈括关系的,不用亲眼看到都能猜得到他会这么做。但蔡确只是拿捏沈括而已,终究还是要给
钱的。谁敢让京城乱起来?宰相也不行。所以韩冈没必要多费唇舌,过来一趟,不管提没提这件事,之后沈括都会如愿以偿。
韩冈并不像这么早来拜访蔡确,不过既然有个由头,那也就顺水推舟了。
从枢密副使退到宣徽北院使,再退到大图书馆馆长,再继续退下去,真的就有些麻烦了。
当然,就像韩冈常常说的,也只是有些麻烦。
皇帝有生杀
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