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六年的第一场大朝会很不平静。
今日一早,大朝会才开始,各科道言官、巡查御史、都察院御史等就已经在摩拳擦掌。
等弘治皇帝抵达奉天殿后,几名御史和给事中便纷纷出列,义正言辞的道:“启奏皇上,臣等弹劾泰安侯陈策!”
“泰安侯在逗留青州期间,恰逢青州白莲教作乱,白莲妖孽截断青州府粮食,青州陷入缺粮危机,他泰安侯做出的对策,实在实在,助纣为虐、为非作歹、不得好死、陷朝廷于不义!”
“他非但没有开仓放粮,居然还让青州府衙主动给粮食加高价在青州市场贩卖给民间百姓!”
“此举,畜生不如啊皇上!臣等甚至怀疑他陈策就是白莲教的人,不然绝对不会做出如此无情无义之事!”
“如今青州百姓民怨沸腾,造反只是迟早的事,这一切都是拜陈策所赐。”
“是的,臣等知道泰安侯此前对大明做出的一切贡献,也知晓他陈策身子情况不好,皇上感激陈策为大明的所作所为,臣等都理解。”
“可他也就是仗着皇上这份宠爱,在京师还能伪装伪装,一旦离开京师,他做的这些事,简直十恶不赦!”
“皇上,是时候要惩戒惩戒泰安侯了,若是继续放任他如此胡作非为,大明朝廷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两京十三省的百姓,还会信任朝廷吗?我大明朗朗乾坤之下,居然还有如此黑暗之事发生,实在令人发指!”
“请皇上立刻派御史刑部,将陈策缉拿回京,三法司会同审查陈策!”
当这群科道言官将陈策在青州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后,一时间大殿哗然,群情激奋!
太过分了!
他这是在发国难财啊,仗着皇上对他的恩宠,在地方便如此猖獗,寻日在朝廷他还装出一副儒雅随和的样子,出了京师立刻就露出獠牙,这要是不处理,以后谁还能管得住他陈策?!
弘治皇帝知道陈策肯定不是这样的人,他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目的。
于是弘治皇帝开口问道:“他为何要在青州给粮食加价?”
“有何苦衷?”
一名御史义正言辞的道:“皇上明鉴,这个时候他还能有什么苦衷?再大的苦衷也不能如此伤害百姓。”
“百姓于大明而言是水,水涨了,大明这艘船还能航行到什么时候?”
“依臣看来,此子就是被皇上宠坏了,到了地方就把自己当土皇帝,拿着皇上的手谕公然为非作歹,实在过分之极!”
“皇上,人心是会变的!”
御史言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弹劾陈策,他就是仗着自己的功劳,所以离开京师后才会如此嚣张,将百姓当猪狗,将官僚当家奴!
他这一生都顺风顺水,哪里还有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的样子?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陈策权力太大,你弘治皇帝太宠溺于他,才会造就如此局面!
看着百官愤慨的样子,今日仿佛不将陈策就地正法,他们誓不罢休。
“如今青州百姓民怨沸腾,青州官吏敢怒不敢言,他陈策此举,岂非将百姓推入白莲教中?!”
“请皇上速速申饬泰安侯陈策。”
讲道理,弘治皇帝现在也有些摇摆不定。
这群御史们实在太能蛊惑人心了,他信任陈策不假,不然不会给陈策如此大的权柄,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些都是弘治皇帝对陈策深深的信任。
他知道陈策不会乱来,给了他足够的权力,他也不会胡作非为。
可现在事实摆在面前,弘治皇帝也不太了解青州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他自然也不敢肯定陈策究竟是不是变心了。
他是皇帝,大明的天子,一切都以大明为主,不管他对陈策多么信任,都不能排除陈策变心的可能性。
又加上这么多官吏们的蛊惑,弘治皇帝怎能不心境摇摆?
秦紘沉默片刻,出列道:“皇上,青州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臣等也不清楚,如果草草就申饬泰安侯,未来一旦发现他此举有苦衷,岂非冤枉了好人?”
“臣建议先查
505、群臣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