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彻底解决朝鲜的问题,崇祯九年到崇祯十年,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九年12月2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其后围点打援,陆续击败各地勤王大军。
此后,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朝鲜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
为此,朝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朝鲜国王李倧以其长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质。世子李溰长居沈阳,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每年朝鲜更是向清朝朝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貂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黍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顺刀二十口、苏木二百斤、大纸千卷、小纸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花席四十领、白苎布二百疋、绵绸二千疋、细麻布四百疋、细布万疋、布四千疋、米万包。
最为关键的是,此后朝鲜不再成为满清的威胁而是成了一支可用的力量。在投降条约中甚至写了朝鲜派出军队跟随作战的条款。李倧还在三田渡地区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
手下马仔多了,敌人的力量少了,这一进一出,显然让满清战略优势大大增加。
身为满清将领,此事有多重要,佟图赖自然格外清楚。而事实上,这样的隐忧也并非不存在的。
当年朝鲜被清军侵略几番求救,李倧更是在宫中做梦都梦到明军杀来。只可惜地理遥隔,消息传过去的时候朝鲜就已经跪了。更加关键的是,明军军力疲弱,守城有余,却再也没有万历年间救援的实力。
“真是怀念七年前啊……”佟图赖感叹了一句,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消息的重要性。
七年前的满清强大,对明对朝鲜都是战无不胜。但眼下显然来了一个转折点。
而这个转折点便是明皇太子朱慈烺的出现。这个年轻的皇太子军力强横到难以想象,若是他将战略突破点选在朝鲜,那对于满清而言麻烦就大了。
很快,佟图赖洋洋洒洒的奏章就交了上去。
上面。历数朝鲜之重要与反复,更提了朱慈烺在济州岛的所为,立刻引起了多尔衮的重视。
“明皇太子朱慈烺一惯对我朝敌视,征明一战过后更为我大清之大敌。只可虑明国崇祯皇帝在世,天家无私情。纵然皇太子朱慈烺能战善战亦是每多猜忌,山东如此腹心之地已然过分,若是再北上经略幽燕辽东之地,定是惹怒崇祯皇帝惹起朝野猜忌。故而,辽东之路,除非我大清进犯,不然朱慈烺决计再难经营。”
“然则朝鲜虽然屈服于我大清的统治,为我大清藩属之国。但朝鲜人对我大清一向并不恭顺,甚至有那大胆狂徒称呼我大清为‘胡虏’。如此敌对之举,虽是比较太宗皇帝已然为我大清助力。但其民不顺。朱慈烺渡海而去,定会扭转朝鲜朝野局面。到那时,若无强兵攻伐恐东面朝鲜再无宁静。”
……
多尔衮放下奏章,走在院子里不住地思虑了起来。
朝鲜的问题他当然清楚,满清一向缺少粮食。辽东苦寒之地,因为小冰河的关系一向没有多少粮食储备。再加上最主要的国族不事生产,人又众多,满清国内物资一向匮乏,通货膨胀十分厉害。
要不然,满清也不会三番五次入关劫掠都要回一群汉人。为的就是要让他们种田生产。
自然。攻略了朝鲜除了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权威,更是有很深的经济上的考量。
朝鲜比起大明富庶程度当然是要少的,可同样比起满洲辽东之地就要好太多了。
朝鲜降水光照都是不错。是一个天然合适的农耕国度,打下了朝鲜也为满清提供了相当多的经济来援。
“决计……不能让朱慈烺动摇朝鲜!”多尔衮轻轻呼出一口气:“这个佟图赖,倒是可以留一份前程给他。国中僵局,也是时候改变了。”
早在皇太极生前,满清内部诸王已开始分党结派,争斗不休。这样的局面就连李氏朝鲜都看到了。在朝鲜为质的李倧次子李淏就说“他日必有争立之举”。
这时建奴之中有亲王、郡王共有7人,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
第八十四章:决定帝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