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这是在市恩啊!”
“不,这是在市义,如今除了那一位,谁不说周公公忠体国,忠心耿耿?原来还说是有耿南仲这样的奸贼蒙蔽了那一位,所以才会误会周公,可现在,耿南仲已逐,那位还是一般模样……周公既然没有问题,那位就肯定有问题了!”
说话的人不在应天,而是在汴京。
周铨同意了宗泽的请求,他个人而不是东海商会出面,拨调粮食十万石、银圆二十万枚入京,以为宗泽招募壮勇巩固汴京城防所用。
只不过,周铨同意的消息和他答应的内容,在宗泽还未从应天府启程回京之时,就已经传到了京师。
报纸是传递消息的主力。
在赵桓与金人达成“和议”之后,金人囤于京城北十五里外,京城东西南三个方向交通并未隔绝,故此与外界的交流还很顺利。
当报纸将宗泽接任兵部尚书并且从周铨那里借来大量钱粮的消息传回京师后,整个京师仿佛都松了口气。
连就在城外的金人,仿佛都没有那么可怕了。
京城内外,大街小巷,都传颂着周铨的名字,不仅如此,随着报纸将此事的宣扬,京畿各地,乃至整个天下都会知晓此事。
哪怕明知道这是周铨在市恩市义,可是天下百姓觉得,这样市恩市义的领导者,总比满京城搜刮金银用与充当议和费用的当今皇帝赵桓要好。
“天子竟然答应了金人的议和条件,已经送出了十万两黄金!”
“还不是耿南仲等奸贼惹的祸端,若不是他们阻止,早些召济国公入京,哪里会被人兵临城下,连天子都险些被逼出城为质。”
“耿南仲这狗贼当诛之!”
耿南仲坐在长亭之中,听得外边这样小声议论,面色一阵红一阵白。他用力捶了一下石案,但是石案没被拍碎,他的手倒是疼痛难当。
在他面前,前来相送的人不多,而且都是些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张邦昌算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位了。耿南仲在成为宰相之后,便想要援引帮手,此人原本与童贯关系密切,在童贯倒台后失了朝堂上的靠山,于是投到耿南仲这边来。
只不过张邦昌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新靠山倒得比童贯还要快。
“恩相不必理会这等无知小人之语。”张邦昌见他如此,出言安慰道:“天子圣眷尚在,此次不过小挫,恩相出知应天,便可明天子心意。”
应天府是一个关键节点,耿南仲出知应天,就是要在这里挡住周铨的势力影响。耿南仲当然明白这一点,他被贬之后,赵桓专门将他留在宫中,和他密谈了足有一个半时辰,其中诸多交待,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我知道,此去之后,京中有什么消息,及时与我通气。”收拾好心情,耿南仲向张邦昌吩咐道。
在离开前与赵桓的密谈中,他向赵桓推荐了张邦昌,虽然赵桓给张邦昌的只是起居郎这样的小官,但这职务却能够随时伴在赵桓身边,甚为重要。
若非如此,张邦昌这等人物,怎么肯甘心为已经失势的耿南仲所用!
“恩相放心,朝廷之中,内有天子,外有下官,都会盯着那些乱臣贼子,必不使他们祸乱了大宋江山!”张邦昌信誓旦旦。
耿南仲对此可不怎么放心。
如今耿南仲对赵桓也有了清醒地认知,这位少年天子,如果放在太平时节,或许还勉强可以当一个守成之君,磨砺个十几二十年,勉强成为一位中庸水准的帝皇。
但是现在,他只是一个犯浑的蠢货罢了。
耿南仲正要再说,突然目光一瞄,瞅着了一个身影,他霍然站起,顾不得张邦昌,而是一指外头:“将这厮给我带进来!”
他自有伴当随从,伴当随从过去,将他所指之人一把揪住。
那人蓬头垢面,看上去有如乞丐,张邦昌心里有些奇怪,不知他是谁,但当那人被扯入亭中后,张邦昌也认出来了:“秦桧!”
正是奉赵桓之命给岳飞送去第十二枚金牌的秦桧!
他毕竟身负圣旨,岳飞虽然深恨他,却没有将他当场诛杀,在擒获阿骨打之后,便将他放了他昼夜兼程,赶回京中,半途又
五一七、室中硕鼠识厦倾